其中之一,支持齊省都督府有教無類的做法,認為這更加符合圣人大道。
另外一派,則是把齊省都督府罵的狗血淋頭,恨不得啖徐世楊之肉寢徐世楊之皮。
這種爭執,將在今后,引發一場劇烈的思維動蕩,其影響將深達數百年。
當然,這是后話,暫且按下不提。
……
無論江南發生了多大的思想混亂,暫時都無法影響到齊省這邊。
做下足以震動天下的大事之后,徐世楊自然要盡可能享受他的勞動果實:
奉圣公家族被編戶齊民之后,齊省其他還在頑抗的豪強紛紛低頭,建興十四年結束之前,齊省最后一家豪強完成了編戶齊民的工作。
加上奉圣公家的佃戶,齊省又獲得了將近二十萬人口,使得都督府在冊人數迅速攀升至150萬人。
都督府從奉圣公家里抄出約二十萬石各色糧食,役畜三千多匹,豬羊兩萬頭,禽十萬只。
絲絹五千多匹,雜布兩萬匹,金銀財帛、各色古董字畫、玉器寶石,合計價值不低于五十萬貫。
還有耕地、屋舍無數。
這些財富又一次豐富了大都督府的庫藏,也是徐睦河捏著鼻子接受徐世楊所作所為的重要原因。
當然,按照徐世楊的計劃,奉圣公府邸將被改造為“奉圣書院”,這將是齊省第一所近代意義上的大學。
為了避免教出些腐儒,徐世楊請徐睦河擔任“奉圣書院”的第一人山長,他自己則兼任一個在旁人聽起來有些不倫不類的“教導主任”的職務。
徐世楊親自查看奉圣公府原本的藏書,只保留其中一部分儒家經典和史書,當做未來的語文教材。
這一部分,在未來書院的教育中,最多只占兩成。按徐世楊的想法,其余部分將由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部分,政治教育,實干教育等方面填充。
當然,以徐世楊穿越前普通大本的水平,編寫完整的近代大學教材純屬癡人說夢,只不過他有足夠的財富去支撐這個學校從無到有,從低到高一點點研究,發展罷了。
這只需要他能為新學校,新學科保駕護航。
……
教育靠的不是一兩所大學,而是基礎教育。
除了搭起“奉圣書院”的架子之外,徐世楊還投入海量資源,開展基礎教育工作。
當然,他現在甚至沒辦法讓齊省治下的兒童脫產學習。
不過,他有“前人”的經驗啊!
土鱉建國后的大掃盲工作,為愛好歷史的徐世楊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辦法。
比如編寫注音,讓文盲可以更迅速的識字;比如編寫認字畫冊,以圖文并茂的形勢加深人們對生字的印象;比如編寫識字歌、順口溜等。
徐世楊的做法是,全面展開掃盲運動,但方式不局限于派遣鄉村教師直接教授和開設學校,還要盡可能多角度全面覆蓋滲透。
他沒有TG那樣強大的基層執行政策,所以第一期掃盲行動現在軍隊、工廠以及水利施工隊等更加強調紀律的隊伍中展開。
在軍隊和工廠中國創辦夜校,為學習成績優異的人發放豐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鼓勵所有人利用業余時間多學習。
這些人與逐漸開始修建的小型鄉村學校互相配合,將來可以再把知識傳播給他們的家人、朋友、鄰居,覆蓋更大面積。
徐世楊認為,在沒有TG的情況下,想達成TG用十年時間取得的成績,他大概要花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這注定是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但一旦達成,這個民族所能從中獲得的收益,將是幾千年都花不盡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