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這樣,連戰兵帶輔兵,僅僅2個多時辰后,已經有超過15000人完成登陸。
在這個時代,這絕對是足以令人瞠目結舌的效率。
有了棧橋,騎兵單位可以跟步兵一起迅速登陸而不需要拖在后面,因此登陸之后,徐世楊就有了一只相對本地韃子守軍還算強力的偵查單位。
為了避免自己的戰略意圖過早暴露,徐世楊把各野戰旅所有正規騎兵連全都撒了出去,務求蓋州韃子搞不清齊軍的登陸規模和目標指向。
騎兵連的效率讓徐世楊十分滿意,登陸第一天,正規騎兵連就連續打退7、8次韃子偵騎,以兩人陣亡為代價,殺死對方5人,俘虜3人,韃子哨騎甚至沒能摸到登陸場附近5里以內。
……
“稍息!立正!”
身為靖遠營騎兵連長的徐世柏對著自己的部下大聲吼道:
“講一下!”
“咱們旅的目標是以連為單位,分頭掃蕩蓋州附近所有韃子村堡!記住,不準放過你們能看到的任何人!”
“把所有活著的人都帶回來!殺死所有不肯離開的人!把所有能拿走的東西都拿走!燒掉所有拿不走的東西!堵塞所有水井!一個人、一粒米、一棟房子都不準給韃子留下!”
這就是徐世楊此次蓋州攻擊作戰的主要目的——盡可能破壞蓋州附近的生產能力,摧毀民生基礎,給女真人的經濟狠狠放血!
“有什么問題,現在提問!”
“報告!”一個騎馬步兵舉起右手,那動作跟另一個位面的小學生課堂提問差不多。
這也是徐世楊提倡的操典準則之一:在戰前,基層軍官應該盡可能向士兵講清楚各自的任務以及目標,這樣即使短暫失去指揮官,士兵也不會陷入不知道該干什么的狀態。
若是士兵對完成任務的方法有疑慮,也應該在戰前提出,大家可以在細節上做些微調,但一旦任務下達,任何人都必須不打折扣的盡全力完成。
“講!”現在任務還沒開始,徐世柏自然沒權利不讓士兵說話。
“俺想問,若是遇到韃子大隊該咋辦?”
現如今士兵的素質還不夠高,總有些人問這種蠢問題,但徐世楊不準他的軍官不耐煩,徐世柏也只能耐著性子回答:
“還能咋辦?遇到了就干了他!”
說著,他掏出一只竄天猴一樣的小型煙花,對士兵們說道:
“這是信號彈!若是敵軍超過咱們能對付的數量,我會放它找援軍,所以別擔心遇到大股敵軍,你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