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正是徐世柳所期望達到的效果。
因為這個時代的市井百姓,識字率非常低,想讓他們熟悉報紙這種新事物,向他們傳播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嚴肅新聞肯定不是最合適的手段。
相反,這些盤外招確實效果明顯:普通漢人大兵有機會玩韃子貴女,肯定喜聞樂見不是?
何況第二版上還畫著讓人血脈噴張的H圖。
徐世柳大概看了一眼,二版內容與事實相去更遠,不過在吸引別人眼球方面更加出色,估計會很受市井盲流的歡迎。
也就是說,流傳會很廣。
而故事中潛移默化的宣傳:韃子在齊軍兵鋒下狼狽逃竄,甚至不惜獻上妻女求饒,甚至還有女真貴人在妻女閨房外為齊省來的漢兵老爺吹簫助興之類夸張描述,會潛移默化的讓老百姓產生一種齊軍異常強大,韃子只能跪地授首的錯覺。
從而,讓一些不安分的年輕人產生前往齊省投軍,找機會也享用一把韃子貴女的躁動。
嗯,還有,若是這報紙在周軍中流傳開,他們也會產生一種齊軍大于金軍大于周軍的感覺。
將來若是徐家真的造反,周軍還敢不敢正面對抗齊軍都是個問題。
“寫的還行。”
徐世柳對書坊的工作十分滿意。
這份報紙剩下的版面送給其他人,包括著名文人新作的詩詞,對一些符合徐世柳個人價值觀的好人好事的贊揚,市井流傳的小故事等等。
徐世柳對剩下的那些東西并不怎么在意,看完前兩版之后,他就很隨意的把樣本還給書坊掌柜。
“增刊嗎,也不能追求太多,就這樣刊印吧。”
“是。”掌柜低頭領命。
這家書坊,原本是掌柜家的私人財產,從爺爺那輩就傳下來了,不過經營一直不太好,收入不高,在臨安只能勉強算個中產而已。
去年朝廷根括的狂風也刮在這個掌柜頭上,他被強壓一大筆根本支付不起的銀錢不說,還有一個女兒被朝廷帶走,編入給韃子的和親隊伍中。
眼看就要家破人亡的時候,徐世柳出面挽救了掌柜一家:這位在方臘之亂中名聲鵲起的年輕人連帶后院的印刷作坊一起,買下整個書坊,卻也沒有把掌柜趕走,而是繼續給他開工錢,讓他管理這個小小的產業。
掌柜家里因此得以繼續維持接近中產的生活。
前幾個月,徐世柳甚至通知齊省方面,把掌柜的女兒從江北送了回來,讓他們一家團聚。
因此,掌柜對徐世柳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徐世楊在江南部署的宣傳戰線,徐世柳不好直接出面,交給這位掌柜來做行了。
實際上,把大褲衩風格和系統科技結合起來的主意,也是掌柜出的。
徐世柳當時只是提出自己的要求:
利潤如何先不管,發行量一定要大,一定要讓最下層的市井民眾迅速接受報紙這種新事物。
另外,主版面必須留著作為齊省的宣傳喉舌。
現在看起來,這書坊掌柜做的不錯。
“現在這個書坊,我給你一成干股。”徐世柳說道:“今后若是干得好了,給你更多干股,甚至讓你收回店面都不在話下。”
掌柜強忍著內心的激動答道:“謝正言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