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做片箭,屬于輕箭的一種,長度只有普通羽箭的一半,十分輕盈,因此在高處順風的狀態下,甚至有可能射到400步之外!
而且,由于片箭長度非常短,發射時必須使用靠管,即使敵人繳獲或拾取這些羽箭,也沒法用普通的弓把片箭射回來。
高麗人就是因為這些優點,特別喜歡片箭這種武器,高麗軍隊中,片箭手比例很高,而且較為精銳的常備軍(在冊部隊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射術很不錯。
當然,片箭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作為一種輕箭,片箭的破甲能力低的可悲,用來對付根本不穿甲的倭寇,這是一種十分好用的武器。
但用來對付喜歡重甲沖鋒的韃子甲兵,片箭就像是一個笑話。
更要命的是,高麗軍過于強調弓箭的射程,總是奢望能夠用遠程射擊擊潰敵人,因而連自衛武器都追求拔劍迅速,以至于一尺七寸或一尺六寸的短劍成了最普遍的裝備(倭刀或腰刀,長度在3、4尺上下)。
遠射射不穿韃子鎧甲,近戰小短刀更加不是韃子甲兵的對手,這也難怪女真人每次入侵,都把高麗王國打得極其狼狽。
更加要命的是,高麗人的筑城技術同樣差的驚人。
文殊山城這種一個城垛都沒有,士兵站在光禿禿的城墻頂上挨對方遠射的要塞,在高麗是普遍狀況。
金勻本人曾經作為奴婢被高麗國王征發參與修筑王京附近的南漢山城,這個山城是作為有危難士氣,國王的首選避險之地修筑的。
然而,金勻供述,南漢山城的城垛依舊少的驚人,金勻本人曾經數過,南漢山城可供士兵躲避的城垛一共不到一百個。
而且,高麗的城墻全都是一面直上直下的矮墻,后面堆土形成一個斜坡以供士兵上下城。
所有城墻外面都沒有護城河、壕溝、鹿巖之類的附屬防御工事,也就是說,哪怕高麗國王給自己修建的避難所,也是只要擊穿一道矮墻,就能長驅直入城內!
高麗王國真是一個過于容易到手的目標,徐世楊現在甚至都有些懷疑,韃子到底是因為啥才沒把整個高麗生剝活吞的。
似乎,主要原因是,高麗本身土地十分貧瘠,占據這些土地,占領耗費遠比所能獲得的收入要少。
因此不如把高麗當成提款機,需要的時候就來搶一把,帶走所有能帶走的糧食、財物和人口即可。
而一旦女真韃子因為占領得不償失而撤回遼東,不是躲進山里就是躲到海島上的高麗國王就會洋洋得意的返回王京,繼續當自己的高麗國王。
反正,韃子來襲,被搶走的和被殺死的,大多還是不算人的奴婢,國王和兩班都不會為此心疼哪怕一分的。
韃子在高麗遇到的問題,徐世楊同樣一定會遇到。
那就是,除非是倭寇那種比高麗生活還要苦逼的家伙,否則對別人來說,占領高麗實際上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那么,徐世楊這次遠征的戰略目標,就必須更加清楚明了一點:掠奪物資和人口,迫使高麗屈服,成為對女真包圍網的一環,但不能以徹底吞并高麗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