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世楊眼里,這些人才是高麗軍的脊梁骨,只要消滅他們,其他人再多都沒用。
因此徐世楊只派出火槍騎兵和休息了一陣的各旅偵察連追殺潰兵,其他人都留在原地,參與對高麗老兵的圍攻。
胸甲騎兵連按原計劃緩緩加速,目標直直留在原地的高麗兵,這些老兵肩并肩,前排長槍手半蹲著向上斜舉長槍,形成一個圓形槍陣,后排一些刀盾兵舉起圓盾保護長槍手的頭頂,再向后是弓箭手,擺出一副這個時代最為標準的反騎兵陣型,靜靜等待最后一擊的到來。
然而最先來的還是齊軍炮兵,兩個騎馬炮連在高麗軍兩翼擺下16門神機炮,兩分鐘之內就將48發2斤重的炮彈傾瀉在高麗人頭上。
高麗軍一片慘嚎,嚴整的圓陣立刻變得松散起來。
就在這時,胸甲騎兵抓住機會,發動急速沖鋒,鋒利的槍尖刺穿柔軟的人體,一次就能把緊密排列的數個高麗兵串在一起,隨后騎兵放棄騎槍,順手抽出馬刀或直劍,照著身邊涌動的高麗人腦門直劈。
高麗軍最后的圓陣在一瞬間就被擊穿,馬刀和直劍劈開高麗兵的腦門,再由戰馬的鐵蹄把這些最勇敢的士兵踩進泥土里,慘叫聲不絕于耳,鮮血狂飆,整個大地被鮮血和馬蹄踐踏成一片泥濘。
半個時辰后,齊軍取得了徹底的勝利,高麗南路勤王軍4萬余人,陣亡主帥、全羅道巡察使李洸以下3700余人,近萬人被俘或投降,其余全部潰散。
……
讓我們把時間倒退一點點。
徐世楊親自率領主力前往南方迎戰李洸之時,王京附近只剩下齊李兩家聯軍和高麗降軍共4千人。
其中李飛鳳指揮海盜兵負責封鎖相對較為安全的西大門(敦義門),他們在這里學著齊軍的樣子,挖掘了一道壕溝并修了一道胸墻,除此之外還在壕溝前擺了一道拒馬。
這樣的防御當然稱不上堅固,不過在李飛鳳看來,對付孱弱的高麗人已經足夠了。
唯一的問題是,這種陸地上的圍城戰不是海盜們喜歡的戰爭形勢,很多跟著李飛鳳來高麗助戰的中柜小柜們,對呆在原地封鎖城門的任務怨聲載道。
他們想要去高麗的鄉下劫掠,然而這次戰爭,李飛鳳始終堅持遵守徐世楊的命令,絕不去做軍令之外的事,這樣子一點都不像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大海盜。
“掌柜的,那徐世楊只讓他的人四處劫掠,讓咱們守在這里一動不動,這未免太過分了吧!”一個與李飛鳳關系不錯的中柜小聲說道:“現下他的人去對付高麗援軍去了,卻還是讓咱們呆在原地不動……,咱們是來助拳的,何至于這么聽他的話?這樣下去,這一仗打完,咱們能得多少東西?”
李飛鳳站在胸墻后面,看著高麗王京低矮的城墻,很久之后才答非所問的說道:“你覺得高麗兵怎么樣?”
“其實還行,水軍打不過咱,不過陸上就不好說了。”那中柜很誠懇的回答:“畢竟有十好幾萬大軍呢。“
“是啊,你這不是很明白嗎?“李飛鳳冷笑道:”你覺得棘手的高麗軍,在徐世楊手里被打得跟狗一樣,咱們當然得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