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兩路都失敗了。
南路軍主帥陣亡,全軍崩潰。王京守軍則損失了一位表現最亮眼的年輕將領和守軍中最后的敢戰部隊。
而直到這兩路部隊全數崩潰,北路軍和東路軍也沒有趕到戰場。
這其中,東路軍是因為路不好走,只能嘗試先跟北路軍會合,結果受北路軍的影響沒能趕到戰場。
而被寄予厚望的北路軍,則是將兵不合,大軍舉棋不定所致。
高麗國王李倧得知事情真相后,憤怒不已,他當即下令東路勤王軍主帥,江原道都元帥金命元將北路勤王軍主帥,咸鏡南道兵使申硈逮捕斬首。
同時還下令金命元立刻帶領兩路勤王軍立刻渡過臨津江勤王。
憤怒而慌張的李倧就從未想過,為什么齊軍只是封鎖王京城門,卻從未阻斷王京與勤王軍的聯系。
兩班貴族中即使有人看出來這是圍點打援,現在也不敢提醒失去了理智的國王,何況他們自己也在城中,各個都期盼著奇跡發生呢。
……
隆道三年二月初一,高麗北、東兩路勤王軍在都元帥金命元的強令下,開始嘗試強度臨津江。
出乎意料的是,齊軍并未在江南阻擊,而是放任勤王軍安全渡江。
然而即使這樣,區區1萬6千勤王軍也花了超過5天時間才全部渡江。
一天后,一支由12艘小型平底船組成的齊軍艦隊順著臨津江逆流而上,輕松攻占高麗軍渡口,把高麗勤王軍堵在臨津江以南。
隨后,徐世楊統領齊軍主力出現在高麗人面前。
隆道三年二月初七,清晨,齊軍先是炮兵齊射,然后神機兵在盾車和銳士兵的掩護下抵近到五十步輪番射擊,最后騎兵兩翼包抄,選鋒兵、陷陣兵、藍軍旅發起總攻,前后只花了一個時辰,就徹底打垮了高麗北、東兩路勤王軍。
都元帥金命元在全軍崩潰的最后關頭率領500甲騎具裝對齊軍發起最后沖鋒,他本人被線膛槍手擊中頭部斃命,其他高麗騎兵被神機炮和火槍兵集火,全軍覆沒。
最終,高麗人總計陣亡2700余人,13000多人被俘,幾乎無一幸免。
二月初八,齊軍用斬獲的高麗軍首級在王京四門外各筑起一座京觀,上百面高麗軍旗幟被扔王京最大的城門——崇禮門外。
齊軍在這里部署各式火炮72門,同時將一封勸降信用弓箭射入城內。
徐世楊明確要求李倧親自出城投降,否則,一天之后他就會發動對王京的總攻,他威脅說,如果高麗王不投降,破城之日,王京內雞犬不留。
至此,李倧和高麗主戰派最后的希望已經全部破滅,求生欲迅速壓倒了保持王室尊嚴的想法。
隆道三年二月初九,高麗王京四門全部打開,國王李倧帶領兩班貴族步行走出崇禮門,率領全城軍民向徐世楊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