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還是比較信任文官而防著武人的,在這一點上隆道皇帝與建興皇帝也沒有多大區別。
他大概是想著先把自己人拆散,搞成以小制大,以文御武的熟悉樣子吧?
當然,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朝堂之上的政治斗爭無論怎么玩,都跟他們關系不大——只要別再搞個根括之類的混賬事就行。
其他都是茶余飯后的談資,僅此而已。
既然是談資,那么前線勝利的消息自然比失敗更容易被人傳頌——比如齊軍在遼東和高麗的連續大勝。
在這方面,都督府本來就有很好的基礎。
一是徐世楊幾年前在江南火燒都亭驛的名聲實在太大,臨安,甚至整個江南的老百姓都還記得他。
二是徐世柳在政變之夜表現出來的酷烈,給飽受根括之苦的老百姓出了氣的同時也加深了老百姓對齊省徐家的印象——大家都覺得齊省徐家特別能打,甚至能打的韃子跪地求饒。
最后,徐世柳在江南,本來就附帶著宣傳齊省的任務,因此最近幾年,他大力收買各種戲班、青樓名姬,結交詩詞達人,通過他們的筆,他們的唱詞對整個江南宣傳齊省的形象。
現在的徐世柳不僅僅是年輕有為的新晉文官和宣撫使,實際上還是江南娛樂業巨頭和綠林領袖。
現在,如果如果徐世柳想要給大周的民眾輸灌點什么觀點,不管這觀點是不是事實,整個大周能反駁他的人,根本不存在。
當然,宣傳也是要講策略的。
比如徐世柳不會說齊省是人家天堂,人民安居樂業繁花似錦,但他會通過戲班子暗示是齊軍在前線的奮戰,才使得江南免遭韃子威脅,可以繁華依舊,人民不會遭受根括之苦。
同時他也會悄悄夾帶點私貨,告訴江南那些有錢人家,齊省現在到處都是賺錢的機會:
齊省的鹽并不比江南稍差,但價格要低廉的多。
齊省占據遼南因此能獲得大量早就在江南絕跡的遼貨:人參、鹿茸、貂皮、東珠等等。
齊省還能生產琉璃和琉璃器具。
以上這些,不論那樣都能給有心人帶來大量財富。
同時,把齊省急需的各種物資——布匹、糧食、棉花、鋼鐵等運到齊省,這又能大賺一筆。
徐世柳通過他手下漸漸成型的宣傳集團,不斷向江南輸灌一夜暴富的故事,戲里通常還要加上人們喜聞樂見的,愿意自薦枕席的異族少女角色。
總之,盡可能滿足男性的一切幻想,并且盡可能吸引有錢人去齊省投資,窮人去齊省尋找出人頭地改變命運的機會,吸引江南所有人的目光關注齊省的一舉一動。
這種宣傳策略在高麗向齊省臣服,兩位高麗王女被送到江南給徐世松、徐世柳為妾之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大周的老百姓不是厭戰,他們只是厭戰敗。
像之前那樣,大周每次與異族作戰都是耗資巨萬還喪師失地,任誰都不會喜歡戰爭。
但若是征服敵人,把敵人的妻女納入后宅,讓敵人的子嗣為奴為婢,強迫敵人雙手奉上金銀珠寶,做到這些,且自己不用付出什么代價,那么隱藏在人類男性靈魂深處的獸性就會爆發出來。
在徐世柳潛移默化的宣傳引導之下,隆道三年開始,原本江北向江南的人口流動,開始悄悄逆轉。
大量江南人,開始嘗試前往齊省尋找屬于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