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暗暗松了一口氣,如果此時一定要他說,那么完顏宗翰對局勢的看法是——大金快要完了,現在就該想想退路了!
‘我絕對不給你們陪葬!’
……
隆道四年四月十五,齊軍對耀州一線的春季攻勢取得重大戰果。
齊軍摧毀了金軍的數十個前線烽燧,并焚燒村莊數百。
在這場戰役中,金軍先后損失甲兵1500余人,半丁和無甲的真女真人接近兩千,婦孺老弱一萬以上,逃散的各族阿哈接近兩萬。
這樣的損失讓女真人徹底失去了彌補人力缺口的可能,更要命的是,海州以南所有金國領土,都因為戰爭的逼近而不得不放棄春耕。
齊軍撤退后,金國又實行焦土戰略,以海州為分界線,以南所有人口全部北遷。
結果就是女真人又失去了超過四分之一的耕地資源。
加上北遷的人口饑寒交迫,更使得遼陽等女真核心控制區的糧食價格飛速上漲。
到青黃不接的五、六月份,遼陽附近的糧食價格已經超過80貫一石,這個數字接近江南糧價的150倍!
由此帶來的后果就是大批奴隸被餓死,金國人口進一步下降,勞動力缺口越來越大,很多離河較遠不好耕種的熟地也被迫拋荒,這必將在今后幾年更加加劇金國的糧食危機。
此時,巔峰時期可以動員8萬甲兵,30萬阿哈奴隸的大金國,已經淪落到最多維持3萬甲兵,10萬阿哈奴隸的地步。
這樣的力量別說壓制齊軍,能不能抵擋蒙兀人都是個巨大的問題。
金國政權的存在已經岌岌可危了。
……
金軍在海州以南實行焦土政策,實際上也是給了齊國一個寬闊的緩沖區域。
齊軍騎兵確實不容易穿越焦土區發動新攻擊,同樣的,金軍也失去了繞過蓋州劫掠遼南齊國屯堡的可能性。
這讓齊國可以更加放心大膽的部署恢復遼南,以及的生產生活。
按照徐世楊的部署,齊國將在蓋州一線建造一座新的兵工廠,以便就近補充前線。
礦產資源方面,齊國工部開始部署開發遼南的石灰巖資源、煤、鐵、金、鉛、銅等資源。
特別是石灰巖,遼南的石灰巖是齊國手頭上最大規模的此類礦產來源地,開采這些礦藏對齊國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
當然,這個時代,開礦是一件十分危險的工作,必然會大量消耗齊國本來就不多的人口。
因此徐世楊打算,下井作業的礦工主要使用奴隸來完成,這樣死多了也不會過于心疼。
只是,除了遼南以外,齊省和冀省也都要開新礦,特別是冀省,這邊的煤鐵資源十分豐富,具備成立強大的煤鐵聯合體的基礎,因此齊國奴隸人口也很不夠用。
徐世楊必須想想辦法,在最近幾年,從別處找來更多奴隸人口。
根據戶部和工部的調研情況,完成徐世楊設想中的工礦業部署,未來五年需要50萬以上的奴隸礦工,并且需要保持每年增加五萬人以替換用廢的人口。
此外,齊國的光棍還需要每年20萬年輕的外族女性安撫。
不考慮別的地方的奴隸需求量,僅這兩樣加起來,就差不多是此時一個小國的全國人口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