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齊國企業可以大概分為幾個類別:
1、民間企業:
完全由民間人士投資的企業,包括齊國平民和江南來投資的客商,目前這些企業規模都還小,因為承擔不起專利費用,因此只能生產低技術含量的產品或承接為大企業進行初級加工、生產配件等輔助工作。
不過隨著江南資本的逐漸介入和齊國市場逐漸加大開放力度,預計用不了多久,民間就會涌出一些能與衙門企業抗衡的原生企業。
2、合作企業:
目前這種企業主要是某些特殊行業,比如傳統中醫藥材等有自己特殊技術的企業,齊國朝廷會以投資的形勢對其進行支持并且從中分紅。
此外,國有的各種紡織工廠現在也允許民間投資,這也是一種合作企業。
3、國有企業:
這方面集中在央行、軍火、金銀礦藏、鹽業、造船等等戰略性企業,這些工廠在齊國只允許國家完全控股(但民間也可以開辦自己的工廠,比如齊國現在就有很多自己造槍的槍匠),所有收益都歸戶部。
4、內府企業:
這就是徐家自己的產業了,徐世楊有意識的控制著幾個玻璃、香水、肥皂、燒酒等奢侈品生產廠家,此外還有一部分紡織廠、煤礦、鋼鐵廠的股權,就算不是王世子,他也能算是一個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時期的大資本家。
何況徐家還有大量內府莊園、牧場、林場以及一直遠洋船隊。
還有私人銀行。
就是因為有這些內府企業,徐世楊才覺得,興修美泉宮并不是一個大問題,至少在經濟上不是。
因為王室完全可以不動用國家財政,完全由自己家支付這個費用。
況且這樣做,還可以拉動內需,把王室儲備的錢糧投入到市場正常流通當中。
實際上,與擔心花錢太多而反對的各級官員不同,徐世楊最擔心的是為修宮殿征用土地會不會引發**。
他建議把美泉宮的地址選在泉城城外,反正王宮相當于一座小城,一張白紙好作畫。
這樣美泉宮一期完工,齊王入住后,原大都督府齊王宮還可以對外出售,以收回部分投資。
作為此時齊國的行政中心,泉城的地價房價都不便宜,美泉宮修在城外可以節約不少資金,而城內的舊齊王宮賣出去卻能得到更多溢價,何樂而不為呢?
至此,言官們徹底無話可說了,在他們看來,齊王花自己家的錢修自己家的房子,又不用國家出錢,那旁人自然沒權利多說什么。
對此,徐世楊只能暗中慶幸他們還沒學會明朝言官那種以懟帝王為樂,有理沒理都要懟的工作態度,否則,就算帝王花自己的錢,也沒法通過修美泉宮這樣的預案——國家的都是皇帝的,換個表達方式,那就成了皇帝的都是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