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副想了想,這邊確實不該有馬的叫聲。
雖然他沒有聽到什么聲音,不過他相信手下這幾個韃子兵對馬匹聲音的敏感。
何況他們今天出來本就是為了巡邏,遇到問題當然要查清楚。
于是連副抽出腰刀,輕輕一揮手,讓阿虎迭帶路,向他聽到馬叫聲的方向小跑過去。
十幾分鐘后,一行十個人登上北面的一個土包。
映在他們眼簾中的,是一片郁郁蔥蔥的苜蓿田,以及上面正在悠閑的啃食苜蓿的十幾匹馬和成群的牛羊。
“怎么這么多牲畜?”有人驚訝道。
連副指了指牲畜群中十幾頂簡陋破舊的帳篷,用陰沉的嗓音說道:“蒙兀人。”
前面我們說過,這里就在長城腳下,出了長城就是蒙兀人放牧的草原,距離這么近,蒙兀人趁著田主不注意嗎,跑到這邊來放牧也不是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才怪!
連副咧開嘴罵道:“瑪德,這些都是俺們的田地!俺們種的苜蓿憑啥喂韃子的牲口!”
“大人,咱們咋辦?”阿虎迭問道。
“滅了他們!十來頂帳篷,最多三、四十個壯丁,咱們把他們宰了,馬匹牛羊都是咱們的!”
連副毫不客氣的說道:
“那叫什么來著?老天爺給的,咱們不拿反而要受罰的!”
藍軍旅的士兵們一起笑了起來,他們比連副更喜歡打仗,因為他們這些庶民、奴隸兵所有的前途都要在戰爭中得來。
戰斗力方面大家都有信心,這個時代的蒙兀人除了馬多,別的方面其實沒有特別突出的。
他們的披甲率很低,自身也不是很團結,在大周被金軍打崩之前,蒙兀人對漢人的威脅程度也不太高。
也就是大周南遷之后,蒙兀人吸收了山陜漢軍世侯的人力和戰爭技術,才真正變得難纏起來。
不過最近,山陜的漢軍世侯們已經逐漸覺得,與其繼續投靠被女真人打的跟狗一樣的蒙兀人,還不如嘗試抱住齊國的大腿——至少他們跟齊國人一樣是漢人,融入進去很容易。
再加上遼陽慘敗,不論是齊國的漢人還是女真人,現在都有點瞧不起蒙兀人的戰斗力。
以十打四十,大家照樣很有信心。
唯一有問題的是,怎樣才能盡可能多抓些俘虜,搶些馬匹。
“我帶四個人走左邊,分五個人走右邊,咱們兩面夾擊,悄悄摸過去!”
連副縮回土包后面,對自己的手下們小聲吩咐道:
“然后看我的信號一起發動進攻!”
他的信號是一枚紅色煙花彈,既能用來做進攻信號,也能用來通知附近的其他巡邏小隊。
連副希望其他戰友趕來前結束戰斗,這樣既不違反軍紀,又能獲取更多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