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擊發槍不行,只要繳獲的彈丸和火帽有一個用完,這條槍就等于廢了,要想再利用它,那就只能把擊發槍機拆掉,重新安裝燧發槍機甚至火繩槍機。
同樣的道理,對外出售擊發槍,只要購買方沒有生產火帽的能力,那么他的軍隊武器供應實際上就掌握在徐世楊手中。
如果將來爆發戰爭,齊國給對方斷供火帽,敵人手中最具威力的武器就成燒火棍了!
綜上所述,成熟的火帽擊發步槍,對徐世楊來說,可不僅僅是一種戰術武器,說它是一種“戰略步槍”都不算夸張!
這種武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徐世楊看到火帽擊發槍之后,立刻下定決心改變以往自己那種盡量只引導,不去直接剽竊的技術發展作風,在槍械設計上來一個***,一步到位直接搞出米涅。
“給這把槍拉上線膛。”
徐世楊直截了當的對湯隆命令道:
“明天之前我會給你一張子彈圖紙,按照我圖紙上畫的,給我制造一些子彈——先制造二十發把,再準備一條同類型沒有線膛的步槍,我們明天下午去試射。”
“子彈圖紙?”湯隆疑惑的問了一句:“子彈不都是鉛丸嗎?”
“這個你就不要問了,明天試射之后再說。”
徐世楊問道:
“這火帽槍機的設計者是誰?”
“是一位叫戴梓的工匠,他是江南人,曾在江南的軍器監做大匠,當初被編入和親隊伍,就被留在咱們這了。”
“明天叫他一起去靶場。”
……
當天下午,徐世楊收到一封泉城來的信件,寫信的人是齊王殿下,說是要求他盡快回泉城述職,王府上下都在等著徐世楊向大家正式通報金國滅亡的好消息。
徐世楊對此嗤之以鼻,金國滅亡的消息早就傳的天下皆知了,哪個王府官員還需要自己親自去通報這早已確定的消息?
他閉著眼睛都能猜出老爹找他是想商量什么事——無非就是如今金國已滅,齊王想知道自己何時明確支持他登基稱帝罷了。
稱帝對齊王來說或許是件大事,但在徐世楊眼中,這種順理成章的事遠沒有足夠改善戰略環境的米涅步槍來得重要。
因此他決定在登州呆到第二天,先確定米涅槍的定型生產之后,再回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