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輪射擊七十(105米)步外的靶標時,合力弓射出的重箭已經力不從心了,因此兩個藍軍士兵選用輕箭,雖然取得了幾支命中,但所有重甲靶標紋絲不動,沒有一支擊穿。
燧發槍的射擊精度也是下降明顯,兩名槍手各自只命中一發。
而擊發槍居然仍舊保持全中記錄!
這時,所有觀看的官員臉色都變了。
大家都是軍隊或軍隊相關的事務官,各自都很清楚火槍射擊的準確度隨著距離的增加會下降到什么地步,實際上,以燧發槍來說,超過百米的射擊其實已經跟槍手的射術沒有太大關系了——在這個距離上,單獨一兩條槍的命中精度取決于槍手的運氣。
然而擊發槍卻是全中,而且還擊穿了鐵甲……。
也難怪徐司令這么重視這種武器。
射擊繼續進行,這一次是一百步(150米),兩個降韃弓箭手干脆放棄精確射擊,用輕箭向目標拋射。
結果有個靶標被命中兩箭,但根據標示,兩箭來自兩個不同的弓手,也就是說,有個人射了別人的靶子……。
燧發槍很干脆的全部脫靶,兩位使用擊發槍的士兵只各自打飛了一發子彈!
“這個成績都趕得上燧發槍射五十步的目標了!”海軍參謀長羅海濤失聲叫道:“這槍未免太強了吧?”
“若是早幾個月有這槍,遼沈會更好打一點。”李井槐也說道:“可惜了,現在韃子已經完蛋了,能用得著這槍的地方不多了。”
“仗還沒打完呢。”徐世楊平靜的說道:“你們千萬不要以為滅了女真韃子就安逸了,還早呢。現在接著看下去。”
最后一輪射擊是一百五十步(225米)外的靶標,這個距離上,燧發槍與弓箭的命中精度是一樣的,完全為零,想都不用想。
實際上,按照現行的齊軍步兵操典,任何人使用步槍射擊一百步外的目標都是違反軍紀的行為,更別說射擊一百五十步外的目標了。
因此燧發槍手和弓箭手都很干脆的放棄了射擊,這一輪只有兩位擊發槍手繼續射擊,他們各自射擊三發,然后換燧發槍手用擊發槍再射擊三發,四個人一共打中6發,命中率正好一半!
“這個距離上還能打中?”
“這是靶場,實際戰場上命中率會降低三成以上。”徐世楊笑了笑,有些不以為意的提醒道。
擊發槍確實很厲害,但也沒厲害到這種地步,之所以能取得這種成績,純粹是因為今天挑選的射手都是老士官,每個人都在戰場上射擊過數百發子彈,訓練場上射擊次數更多。
這樣的老兵在完全沒有危險的靶場上,自然能夠更加從容的射擊,也就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實際上,在真正的戰斗過程中,只有幾個月訓練,實彈射擊不超過三十發的士兵能有他們一半的命中率就算不錯了。
徐世楊轉身面對自己手下的官員們,淡淡的問道:“行了,結果出來了,你們各自說說這槍應該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