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楊在二月初十才動身離開登州,此時徐睦河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他還在路上的時候,齊王就屢次派遣太監前來催促,徐世楊卻依舊毫不在意的選擇乘坐工部第一機車廠新生產的四輪馬車而不是騎快馬返回泉城。
選擇乘坐馬車倒不是因為徐世楊的生活開始變得奢靡了,而是他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親自測試現有馬車的性能,同時還要看看齊國路政建設水平。
事實證明這兩樣都做的不錯,于是徐世楊建議第一機車廠把這種新型四輪馬車推廣到國外市場。
徐世楊還給新型馬車設計了一個標志,并且定了個好聽的名字“奔馳”。
他就這樣乘坐古典版奔馳車進入泉城,然后光榮的被堵車了……。
建造美泉宮的時候,為了盡量不擾民,宮殿實際上是在泉城郊外選址開工的,因此在徐世楊心中,美泉宮周圍應該顯得比較荒涼。
但實際上,隨著齊國經濟發展人口增多,圍繞美泉宮的服務設施也開始迅速增多——比如為上早朝的官員提供早點的小吃鋪子,讓太監宮女歇腳的茶鋪,吸引美泉宮工作人員消費的各種點心、香水等店鋪等等,泉城的重心已經逐漸開始向美泉宮周邊轉移。
再加上為了宮廷官員上下班方便,而圍繞美泉宮建造的住宅區和相關辦事機構,以及徐世楊為推廣馬車而大力支持的公共交通機構(公共和出租馬車)……。
徐世楊一年多沒回泉城,他根本沒意識到這年頭乘馬車去美泉宮到底有多么愚蠢。
于是做出蠢行的徐世楊只能選擇下車步行前往美泉宮:“尼瑪,不論哪個時代都城交通都是變態!”
好在這個小插曲并沒有太多人關心,也就沒人知道徐世楊犯了什么蠢。
二月十五,徐世楊進入美泉宮不久,立刻被齊王徐睦河召見。
這一次齊王只召見了徐世楊一個人。
既然只有父子倆,那么有些話就可以直接明說了。
“世楊,你覺得為父何時稱帝為好?”
“實際上現在隨時可以。”徐世楊回答:“不過孩兒建議還是得等一個契機。”
“什么契機?”
“等一個隆道皇帝犯蠢,給我們口實的契機。”徐世楊笑道:“這堵不住當今士林悠悠眾口,但可以用來說服民間,以及歷史。”
“嗯,為父可以理解。”
關于這方面的事,徐睦河一向是一點就通,完全不需要做過多解釋。
“如果父親等不及,現在完全可以使用全套皇帝儀仗,只是表面上給江南留些面子,暫時別走最后一步就行了。”
徐世楊用無所謂的語氣說道:
“總是用親王儀仗面對附屬國使節,確實不太好,還有漢地的軍閥也會擔心我們的前途,以前沒辦法我們還得披大周的皮,現在韃子都沒了,朝廷對我們也就只剩一張皮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