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令人頭疼。”
作為一名老兵,徐世楨能明白他家三哥為啥每次戰斗結束后都要選殺異族俘虜,無非就是提高民心士氣,消除幾十年來女真、蒙兀甚至黨項、吐蕃等各路韃子對漢人的蔑視給人民帶來的心理陰影而已。
徐世楊想要的只是“我們輕易殺光了他們,相比之下果然還是我們漢人厲害”這個結果,而非能從屠戮俘虜的行為中獲得什么興奮點。
因此徐世楊搞屠殺卻厭惡虐殺,而今天這些孩子的行為,卻已經有點過火了。
‘等回去之后,得建議三哥想辦法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徐世楨想著:
‘我們大齊軍是王師,而不是獸軍!’
……
或許巴圖對世侯們來說是個了不起的底牌,但對齊軍來說,這根本只是個進軍路上的小插曲罷了。
六月底齊軍橫掃大同府,并且北路軍和繞道草原而來的騎兵部隊與七月初一在大同府城城下會師,完成對大同府城的包圍。
期間齊軍騎兵部隊輕易擊潰由世侯家丁、莊客組成的核心武裝,殺死范永斗的一個親生兒子,打破了世侯武力對抗齊國的最后希望。
中路軍、南路軍各戰斗群進入太原府,包括徐世楨戰斗群在內的部分部隊直撲河曲、保德州而去,主力部隊則一路經過代州、忻州,直驅太原。
最后,由左鶴林、折可適指揮的陜省世候兵于六月底前占領平陽府全境,并且已經開始向沁州、潞安州、澤州三地推進。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晉省大部分地區已經落入齊陜聯軍手中,軍事上八大世候已經完全無戲可唱,但他們仍然帶最親信的子侄、家丁、賓客組成的軍隊堅守在大同。
他們自然已經沒有絲毫勝利的希望,但他們也并未絕望。
因為他們還能指望來自北方和南方的外援。
齊軍似乎也在等待什么,他們圍困大同二十多天,始終未對這個十分易得的目標發動總攻。
齊軍甚至并未把大同徹底圍死,徐世楊允許城中的人出城與齊軍和齊國來的商人貿易。
除了軍械不準入城外,大同城中的所有人都可以安全的在城外采購糧食、蔬菜、鹽、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甚至酒類和肉類等較為廉價的奢侈品。
圍城期間,大同城內各種物價居然沒有明顯上升,甚至布匹和酒類價格還有點下跌。
更奇葩的是,圍城十多天后,大同城內的居民發現齊軍對他們態度很好,于是有人每天出城在城外支起小棚子開了個茶鋪,為交戰雙方提供清茶和各式小點心。
這種奇特的圍城戰在世界戰爭史上絕對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