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睦河對齊國展現出來的超強動員能力感到十分自豪,五十萬兵三十萬條槍依舊不算極限,而他認為,這樣的力量足夠橫掃天下了。
當然,他現在不能這么做,畢竟剛剛脫離大周,現在就直撲臨安,之前在世人面前的哭訴就成笑話了。
天子不能成為笑話,所以金軍江南的事還得等幾年。
嗯,其實這個理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北方戰亂還未徹底解決,以及齊國的經濟并不能支撐五十萬大軍動員太久。
他需要解散一部分部隊,讓出人口收割今年的秋糧。
因此齊軍抵達淮河一線后,就不再繼續前進了。
隨后徐睦河通過江南的傳媒集團,向世人宣布:為了展現齊王脫離大周確實是迫不得已,雖然齊軍有能力立刻橫掃江南,但齊國仍然愿意與大周以淮河為界,兩相無事。
如果隆道皇帝感念百姓的辛苦,那么以后就不要再作這種令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了。
作為對朝廷最后的誠意,齊王宣布釋放此次所有被俘的周軍軍官,包括督淮南西路翁書平翁大人在內。
民間傳言,齊國之所以釋放這些人,主要是他們實在太弱了,根本沒給齊國帶來什么損害,若是還有下一次,齊國希望還是這些人指揮周軍。
……
讓我們把時間倒撥一下。
八月初徐世楊得知周軍開始進攻后,終于不再繼續拖延,與八月初八發動對大同城的最后攻擊。
經過接近兩個月的奇特圍城,絕大多數大同守軍對齊軍的警惕性和敵意都已經降到最低,以至于齊軍進攻的時候,守衛在城墻上的世候軍連城門都沒有關。
齊軍就那樣按時出營,列陣。
這個時候世候軍還以為齊軍是進行例行訓練表演,城墻上還有些市民拿著果干和茶壺等著欣賞。
結果齊軍直接進城,花了八分鐘時間,無血接管大同城所有城門和城墻。
這個時候世候軍才意識到這是齊軍的總攻開始了,然而意識到這一點并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進攻者已經開始向城市的縱深推進,部署在外圍的世候軍已經開始被解除武裝。
好在兩個月來,齊軍的表現已經給大多數普通士兵留下了他們非常友善的印象,況且人人都知道大同根本守不住,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齊國人手下留情的結果了。
大家心理上接受了失敗的可能,又不擔心勝利者會苛待自己,那么整個攻城戰就成了一個走流程的交接。
齊軍四面出擊,把大同守軍繳械后暫時送出城外,齊軍在城外為他們準備了熱水、菜湯和小米稀飯,這些食物足夠打消最后一絲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