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銀行從世侯手中接管的賬務,這是一大筆錢,不可能由齊國政府替民眾償還,也不可能一筆勾銷,只不過是齊國按照更合理的利率接管而已,民眾仍要把本金和利息償還給銀行。
但若是民眾自愿移民,齊國政府愿意以齊省、冀省、遼省三地的富裕程度,給予移民債務清償優惠。
如果一個山陜貧民愿意移民到遼省,那么這個平民的所有債務基本就可以抵消了,然后他在銀行貸款購買農具種子和第一年的口糧,在遼省開荒種地,用不了幾年就可以掙出一份屬于自己的家當。
屋舍、田產、婆娘娃子都不在話下。
如果移民只愿意去相對較為富裕的齊省,那么他的大部分債務還得保留,而且齊國未開荒的土地相對較少,新移民想當個安穩的自耕農基本已經不可能。
不過齊省是徐家起家之地,工業發達,工廠眾多,新移民參加工廠職業技能培訓,就能在工廠找一份報酬豐厚的工作,這樣的話,花上幾年時間償清債務倒也不是特別困難。
若是只想著留在家鄉,那么債務相對只會減輕很小一部分——主要是驢打滾的超基準利息部分,但基本債務本金和合理部分的利息仍然是要償還的。
這就會給個人的生活造成比較大的壓力,本鄉生活的人仍然要背負幾十年都償還不清的債務繼續窮困潦倒的生活,而齊國不斷推陳出新的工業品,他們就很難享受到了。
那些曾經為晉省世侯家族工作過的管家、家丁、門客以及罪不至死的晉省世侯旁系子孫,一律強制遷徙。
罪名最輕的那些人有機會按平民籍在異地過上平穩的生活,罪名稍重些的就得被貶為庶民了。
至于八大世侯本人和他們的成年的嫡子嫡孫,將在泉城被刑部審訊后處決,齊國對他們唯一的仁慈,就是不會酷刑處決,一般是判處絞刑,給他們留個全尸而已。
徐世楊希望通過以上這一系列手段,在五年內從山陜兩省向外移民八十萬戶,四百萬人口左右,以加強齊國對人煙稀少的地區的實際控制力度。
當然,山陜本地的經濟恢復計劃也要立刻提上日程。
這兩省都有大型煤田,而且靠近蒙兀,比較適合就近發展煤炭工業和毛紡織工業。
還有最基礎的農業也得盡快提升單產,這需要大量配套的水利設施、肥料補充和大牲口支持。
與此同時,安全問題也十分重要,陜省西面就是黨項人的領土,南面與大周控制下的川省交界,西南方是吐蕃和部分橫山蕃的聚集地,北方則是蒙兀人的草原,除了東方是齊國本土外,幾乎三面受敵。
因此兩省起碼各需要一個野戰師常年駐扎,兩省的預備役和民兵體系也需要盡快建立起來。
即使最近幾年齊國沒有從這里打出去的計劃,守住的本錢總是得有的,若是還讓兩省民眾年年秋天擔心異族掠奪,那么齊國與世侯之間又有什么不同?
工作千頭萬緒,一切都需要仔細考慮,然后義無反顧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