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1790年,華夏帝國成立的第一年,是自徐家崛起以來,難得的沒有爆發任何大戰的一年。
在這一年,華夏、蒙兀、大周、黨項夏十分難得的都還算安分守己。
蒙兀和黨項夏沒有在秋收之際南下牧馬,華夏也沒有北上掃北,各方只是爆發了幾次微不足道的小沖突,在高層的約束下,小沖突并未引發大的爭端。
各方都在休養生息,特別是這一年難得的風調雨順,各家在農業方面的收成都不小。
有人說這是上天降恩,華夏帝國的誕生算是順應天意。
對這個說法,徐睦河十分滿意,徐世楊卻只是笑笑,然后就拋棄腦后。
還有好多更重要的事需要處理呢。
夏天的時候,因為皇孫徐代灼在軍校拉練考核中一次抄近道的行為,引爆了帝國內閣針對境內犯罪行為的一次嚴厲打擊行動。
徐世楊將此次行動稱之為嚴打。
內閣、刑部、禮部、兵部聯合行動,各州府、縣、村出動預備役和民兵,甚至野戰軍都抽調人馬組成突擊小組,對整個帝國轄下的所有土匪、山賊、海匪、馬匪、銷贓窩點、黑店以及幫會組織進行大規模清掃式打擊。
與此同時,戶部下發措辭最嚴厲的文件,要求帝國轄下所有人口在年底前完成徹底的編戶齊民。
不論是貴族、公民、平民還是庶民、奴隸,只要是帝國人,都要有帝國政府頒發的,嚴肅正式的身份證明。
5月底,皇帝一家,包括徐睦河所有后妃,徐世楊及其宮妃子女,全都在齊省青州府領取了當地開具的身份證明。
皇帝一家帶頭,剩下的工作自然好辦,因為不跟進會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官員們嗅覺不會如此不靈敏。
不僅各縣轄下的人口得到編戶齊民,就連從外地(現在還算國外)來求生的流民也都全部完成編戶齊民工作——邊境各縣干脆在流民主要進入的地方設置安置點,派遣工作人員就地駐扎,流民進來之前先編戶齊民,再做別的安排。
這相當于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工作。
因此,到1790年年底會議季的時候,內閣得到了有史以來最詳細的一份人口數據:
奴隸:88萬5500人。
庶民:37萬1750戶,122萬6800人。
平民:222萬5570戶,1090萬5300人。
公民(含貴族,因為貴族都是公民):55萬1150戶,270萬700人。
戶數精確到十位,口數精確到百位。
對于現在這個時代來說,如此的精確度絕對是一個奇跡。
人口總數1489萬,比去年年底的數據增加了100萬左右,增長百分之七點二。
這算是個很高的比例了,不過主要原因還是外地大量流民涌入造成的,華夏的生育率確實高,但也沒高到7個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