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身邊那些經常來北方的家生子說,這是因為我是漢人的緣故。
北方傳統上把所有漢人視為同胞,哪怕不是北方編戶齊民后的國民,也可以享受平民待遇——只有明確犯了罪之后才會被降級為庶民,而且漢人是不會降級為奴隸的,北方寧愿把人處斬,也不同意讓漢人為奴。
聽了這話,我第一次意識到,北方似乎在有意強行提高漢人的地位。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在以往,我和我的朋友們區分華夏和蠻夷,似乎更喜歡用文化作為標準,而北方似乎更重視血統。
抵達島城兩天后,我雇傭了幾輛兩頭牛拉的牛車準備乘坐這種車在北方幾個地方游歷一番。
這牛車車架很高,兩側四個輪子條幅細而長,而且車架底下安裝著疊在一起的長鐵板,趕車的車夫說這是板簧,能減輕車子的震動,讓人做的更舒服。
我有些想不通這是為什么,車夫也解釋不清楚。
不過坐在車子上,確實感受不到什么震動,很是舒服。
唯一的缺陷就是,牛車速度很慢,一整隊牛車速度就更慢了。
好在我在車上倒也不甚無聊,因為我發現我的車夫懂得很多,跟他聊聊能聽到不少好玩的消息。
——————張宗的北行日記
……
張宗有錢,雇傭牛車的時候是直接包車,言明先給三個月的車馬錢,如果玩的開心,他走之前還有賞錢給。
這是個大主顧,因此幾輛車的車夫都是近乎全家出動,至少給每輛車配了兩個車夫。
比如張宗這一輛,就是車夫父子一起上陣,輪流給他駕車,同時還要負責照顧駝牛。
“俺家的牛是漠北大黑牛!”
車夫老爹有些得意的對張宗炫耀道:
“拉車力氣可大了!”
“老漢真是勤奮,能給兒子留下這樣兩頭牛一輛車,能頂五十畝好田吧?”
張宗并不介意跟底層人民多聊聊,只要好玩就行了,他就是這樣的性格。
“哈哈哈,俺覺得收成比五十畝好田還要好!”
車夫老頭哈哈大笑:
“就是這些還不全是俺的,俺在銀行還有貸款呢。”
“貸款很多嗎?”張宗笑著問。
張家在江南也放貸,基本上普通的佃戶借貸超過十貫錢,三代人之內就不用想能還清了。
“還行吧,不算少,不過跟以前家主還在的時候相比好不少。”
老頭兒笑著說:
“俺估計好好干十年就能還清吧。不過那時候牛應該拉不動車了,也就饒下一輛車。”
“嗯,牛還能賣肉和皮,不過那就不值什么了。到時候還得去銀行貸款買牛。”
再去貸款的時候就能少貸一點,然后也許6、7年就能把那份貸款還上,第三次貸款的時候就能再少點,然后花3、4年還上。
車夫老頭的計劃是,二十年之后,給自己兒子留下兩頭大牛加一輛牛車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