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1791年7月初3,華夏帝國北征軍在輝發城附近野戰擊潰海西女真聯軍。
當天下午華軍用重炮轟塌輝發城的木質城墻,一隊外蕃女真兵率先進入城中,與絕望的防守者打了一個半時辰的巷戰。
天差不多黑下來的時候,華軍占領輝發城。
當天的戰斗中,華軍擊斃海西女真兩千七百人,俘虜男女七千。
自身付出三死十九傷,外蕃傷亡四百的代價,占據了這個交通要道。
從第二天開始,華軍展開對海西女真各部的圍剿,直到八月初七,華軍把松花江以南大部分海西女真部落清掃一空,又斬殺男女兩萬,俘虜兩萬。
八月初十,徐世楊與馮三虎在松花江南岸會師。
他們會師的這個地方,叫做齊齊哈爾,在當地打虎兒人的語言中是“天然牧場”之意,僅從這一點上就足以可見,這個地方相對周邊來說,算得上是個水草豐美的地方。
站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彎腰抓起一把土,使勁一攥,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能捏出油來。
這里是松嫩平原,到處是一望無垠的可耕地,由于人口很少,這里也是整個華夏最適合大規模集體耕作的地方,若是開發出來,少說能得到一個耕地面積數百萬頃的糧食基地。
當然,也是因為沒有人,想要開發這個地方也不容易。
“是塊好地。”馮三虎站在徐世楊身后,感慨的說道:“可惜想要開出地來,得把這邊所有葦草拔了,把所有沼澤水塘排干,還得消滅蚊蟲螞蟥,毒蛇猛獸。”
“這不是一代人能干完的活兒。”
作為最早的少年兵,曾經拜徐世楊為義父的年輕將領,從徐世楊個別無意識的動作中讀出他內心的想法并不困難。
因此徐世楊握著一把土發呆的時候,馮三虎已經大概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這當然不是一代人能干完的活。”
徐世楊頭也不回的說道:
“但是干好了,能惠澤子孫萬代。”
在另一個位面,吉、黑兩省在49年之前耕地少的可憐,只有零零散散的農戶耕作少數土地,兩省龐大的農業資源等于完全浪費了。
共和國建立后,土鱉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向這兩省移民數百萬,同時興修水利,排干沼澤,平整土地,到建國三十年的79年時,吉省已經擁有耕地七千萬畝,黑省更是達到一億畝,使之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現在徐世楊面對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嫩江流域、墨龍江谷地、三江平原等土地肥沃的地區依舊保持著十分原始的面貌,若是想把它們開發出來,徐世楊預計大概需要花費三十到五十年時間,至少投入五百萬人口(考慮到新中國畢竟有一些機器設備和逐漸建立的化肥工業,徐世楊認為要達到類似的效果,自己要投入的時間和人力應該至少比TG高一倍)。
然而,這就使問題回到了原點:華夏十分缺人口。
晉冀魯豫陜那樣的中原核心領土都無法填滿人口呢,怎么可能把幾百萬人投入到北大荒來?
“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先期投入以奴隸為主。”徐世楊半是自言自語,半是對馮三虎解釋:
“如果我們只投入十萬戶平民當做核心,每一戶讓他們指揮十戶或二十戶奴隸,在這個地方開墾,我們至少能夠把這個工作先做起來。”
“一兩百萬戶奴隸?”馮三虎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
一戶奴隸按三口人算,那就是三百萬到六百萬人。
若是一戶奴隸按五口人算,那數字就更驚人了。
“帝國哪有那么多奴隸?”
“有的,會有的。”徐世楊呲著牙笑道:“一切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