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露布飛捷。
我為什么要說又呢?
我買了北方的邸報——北方叫做報紙的,這些邸報似乎很喜歡把一切都說清楚。
《華夏日報》說的是:
十天前,北軍占領偽金所控制的最后一座城市,完顏宗干自殺,北軍全殲偽金最后一直成建制軍隊,偽金徹底滅亡。
《帝國新聞》的說的更精確一點:
北軍陣斬韃虜兩千兩百級,目前除了完顏宗望下落不明之外,所謂的女真四太子中三個人都已經授首。
至此,北方戰爭算是徹底結束了。
我們贏了……,不,準確的說,是我們漢人贏了。
但這不是說大周也贏了。
相反,我估計,用不了多久,江北新的露布飛捷中,大周就會成為變成戰果的那一方。
——張宗的北行日記。
泉城大街上到處是歡呼的人群,以至于連本應該接待張宗的華夏地方官員都不顧形象的上街慶祝去了。
于是,張宗只好自己決定自己今天的行止。
換句話說,他今天只能無所事事的逛大街。
帶著一個伴當,擠過到處載歌載舞歡呼雀躍的人群,張宗在泉城集市上逛了一圈,采購不少很有北地特色的貨品。
如一套玻璃器皿、兩瓶裝在玻璃瓶中的烈酒、兩瓶據說是北地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幾塊肥皂、一個有玻璃罩的煤油燈、一大包火柴、一匹棉布、一匹柞絲布、一匹毛布以及幾件成品衣裳和一斤嶗山茶。
東西很多,基本是看見什么新鮮的都要買一點,以至于最后張宗不得不命伴當回去交車,把東西先拉回去一些。
這些東西的價格對張宗這樣豪紳出身的儒士來說不算什么,其實他在江南照樣能買得到江北產的商品。
不過他本人倒是更喜歡自己采購,順便對比分析一下同一種商品在江北和江南的價格。
嗯,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玻璃器皿在江南仍舊是奢侈品,但在江北似乎已經逐漸向日用品轉變,張宗自己就親眼看到街邊很多大商鋪或富裕人家在窗戶上裝著玻璃。
他大概問了一下,這個風氣似乎是從美泉宮傳出來的,北邊的皇上又向來不太在意越制的問題,因此北方的建筑風格似乎變得更加喜歡起高樓,裝大塊玻璃等略顯奢華但粗獷的風格,與江南精致的園林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江北的玻璃器皿在價格上也能支持這種大量消耗玻璃的風格,張宗自己計算了一下,同樣的玻璃器皿,泉城的價格大約是臨安的二十分之一。
玻璃之外,烈酒和葡萄酒都很有北地風格,烈酒烈的嚇人,喝一口跟吞燒紅了的炭一樣。
葡萄酒則偏甜,據說很受北方貴族女性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