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正急吼吼的叫著:
“你們別殺我,我對你們有用!”
“是嗎?希望如此吧。”
那個華軍軍士咧開嘴笑了:
“把他綁起來。”
……
大概下午四點左右,沙塵暴徹底平息了,左鶴林隨即帶華軍主力向吐蕃軍大營推進。
不過在半路上,他就見到了突擊隊派來告捷的士兵。
共和1792年6月18。
華軍六百突擊隊士兵趁著沙塵暴的天氣突襲吐蕃軍,僅僅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贊普蒙正率領的七千吐蕃大軍全面崩潰。
之后華軍統帥左鶴林接收了贊普蒙正以下2200多名俘虜,清掃吐蕃軍大營的時候,先后找出活佛吳皆叱臘以下1300多具尸體——絕大多數人的致命傷在背后。
其余吐蕃軍全部潰散。
……
左鶴林終于長舒了一口氣。
他的冒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用擔心士兵損失慘重以至于讓接下來的戰斗蒙受陰影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左鶴林活捉了吐蕃贊普,并且解除了隴西西側的威脅。
現在,他可以專心致志的對付北面來的禹藏花麻了。
六月二十,左鶴林率領七千華軍從隴西北上,在隴西城以北二十里外的一個小平原上與禹藏花麻率領的兩萬夏軍(還是以吐蕃人為主)列陣而戰。
華軍與夏軍此前從未碰過面,雙方對自己的戰斗力都有充足的信心——華軍不用多說,夏軍此前曾經戰勝了大周最強的西軍,也曾經擋住了女真對他們的進攻。
因此,雙方都沒有防守的意思,各自擺出一副進攻的姿態。
華軍方面,一千五百野戰軍步兵列成進攻陣型:前方是三個攜帶狙擊步槍和左輪手槍的精銳散兵連,散兵后方是三個營級戰斗群組成的主陣列。
主陣兩翼各有一千征召兵組成的進攻方陣掩護,他們的后方則是四個炮兵連(12門10斤野戰炮和12門5斤野戰炮)。
最后,左鶴林直接掌握七百騎兵(包括自行攜帶馬匹的民兵騎兵)充當預備隊。
華軍對面,禹藏花麻把漢人士兵組成的撞令郎擺在了隊伍的最前面,緊隨其后的才是他真正的核心部隊——大約八千步拔子。
與左鶴林一樣,禹藏花麻把騎兵握在手中充當預備隊——一共兩千鐵鷂子。
禹藏花麻當然聽說過華軍的炮兵厲害,不過他自己覺得己方有中和華軍炮兵的手段——禹藏花麻帶出來兩百具架在駱駝背上的旋風砲,使用這些輕型投石機的潑喜軍一直是黨項人引以為傲的底牌。
雖然不能像大型投石機那樣可以攻城,但因為可以架在駱駝背上,機動性十分優秀,簡直就是這個時代的“自行火炮”。
禹藏花麻對潑喜軍有十分的信心,這也是他敢與華軍正面對攻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