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州,馮三虎依舊不斷進攻毛利家,由于已經在大阪城下損失了家族主力,毛利家主毛利輝元陷入不斷拼湊兵力,又瞬間被擊潰,然后又拼湊兵力被擊潰的惡性循環。
毛利軍只能不斷撤退再撤退,以至于最后達到了每一萬石動員七百兵的“壯舉”!
這簡直是尋求自我崩潰,而且他們也確實自我崩潰了。
毛利輝元在不斷戰敗后,失去抵抗信心,按照馮三虎的命令,率領剩余全部旗本以上軍官放下武器投降。
但隨后,馮三虎以背信棄義為名,把毛利家族所有旗本以上軍官全部處死——包括毛利輝元本人和他全部子嗣在內!
共和1793年元月,九州華軍與本州華軍會師,華夏扶桑遠征軍陸地兵力已經超過四萬五千,此時他們已經控制了大阪以西的本州和整個九州島。
原本的聯軍盟友中,只剩下失去了全部主力的長宗我部縮在四國瑟瑟發抖。
……
在華軍清理聯軍門戶的同時,羽柴集團在一場決定性的會戰中打敗了柴田集團,羽柴秀吉成為原織田信長集團新的領袖。
然而此時,相對織田全勝時期,羽柴秀吉的勢力范圍缺少了被華軍占領的西部十國,這差不多相當于以前織田領土的四分之一。
另外一點,織田信長的鐵桿盟友德川家康拒絕承認羽柴秀吉的權威,相反,他選擇與馮三虎暗通款曲。
德川家康表示,他愿意協助華軍對付羽柴秀吉集團,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原有封地即可。
馮三虎沒有給予答復。
二月份,華夏本土繼續給馮三虎增兵,徐世楊甚至不惜在齊、冀兩省進行部分動員,又拼湊了五萬預備役和民兵,同時再次下令索倫、高麗等外蕃出兵。
徐世楊給馮三虎的信件中,明確要求扶桑遠征軍不能對扶桑人心軟,必須以雷霆手段征服扶桑之后才能決定何時收兵!
在華夏,沒有人可以違抗皇太子徐世楊的命令,這實際上等于把參謀部原本制定的打垮織田,讓扶桑回歸分裂的戰略目標改成徹底征服。
馮三虎不明白徐世楊為何會做出這個決定,實際上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世人和歷史研究者也沒搞明白徐世楊做出這個決定的真實目的。
不過,徐世楊的命令,理解得執行,不理解也得執行!
馮三虎率領的扶桑遠征軍總兵力迅速躥升到11萬之巨,甚至比同一時期針對黨項偽夏的軍隊還要多一些!
這足以看出徐世楊的決心,既然如此,馮三虎也沒有任何猶豫,再次發起進攻。
共和1793年3月初3,華軍進入京都,逮捕實際上沒有任何權利的扶桑皇帝及其全部宗室、內臣。
馮三虎隨即下令把扶桑偽帝一家全部押解回國,交給徐世楊處置。
扶桑皇帝是扶桑人的精神象征,馮三虎的做法引發了整個扶桑的反對,包括已經占領的地區在內,反對華夏的大規模起義隨之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