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州。
城內防線被華軍一舉突破,穿著紅色軍裝的華軍如同決堤的洪水,迅速席卷黨項人在城中最后的抵抗力量。
最后時刻,仁多藏青率領的最后八百甲兵被華軍包圍在西平府(靈州)衙門。
而葉孛麻則找到機會,帶著五百本部騎兵從北門逃離靈州。
不過葉孛麻沒能跑出多遠,在靈州以北五里外一個叫做東關鎮的小鎮被華軍騎兵追上。
丟盔棄甲的葉孛騎兵完全不是華軍騎兵的對手,雙方一個對沖,輕騎兵的墻式沖鋒就削掉對方一百多人。
原本就士氣全無的葉孛騎兵迅速崩潰,華軍輕騎兵肆意追殺。
不過,趁著混亂,葉孛麻扔掉所有裝備和身上華麗的鎧甲,混在潰兵人群中成功逃離戰場。
靈州城內,絕望的仁多藏青依舊在憑借府城衙門厚厚的外墻拼死抵抗,他的手下甚至組織起兩次反擊,把試圖用炸藥包炸開外墻的索倫兵擊退。
當然,出擊的仁多家兵也被華軍火槍手全數射殺在衙門前的空地上。
仁多藏青本人穿著鎧甲,拿著一張角弓,站在墻頭跟最普通的士兵一起跟華軍火槍手對射。
一陣狂風刮過,七八個甲兵被子彈擊中,慘叫著跌下墻頭,仁多藏青如同沒看見一樣大呼酣戰。
不知道為什么,仁多藏青的運氣好的不得了,連續射空三個箭囊,身邊的甲兵幾乎全被射殺之后,他本人依舊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不過,戰場上一個人的好運沒有任何意義,華軍直接從城外推來兩門六斤炮。
仁多楚清看著指向自己的炮口,手中長弓頹然落地。
……
靈州陷落整整一個時辰之后,沒藏訛龐率領的援軍才剛剛抵達葉孛麻被華軍騎兵追上的東關鎮。
數萬黨項士兵和他們的統帥一起看著滿地尸體,默然不語。
……
共和1793年3月初7,華軍一日下靈州。
擊斃偽夏樞密使仁多楚清以下一萬五千人,俘虜三萬七千多人,另有約五萬靈州居民落入華軍手中。
3月8日,李井槐在靈州突然行使華軍已經很久沒用過的老規矩——選五殺一。
在連戰俘帶靈州居民八萬七千人中選殺一萬八千人!
靈州城直接變成血色地獄,李井槐首先殺死城內所有傷員、老人和體弱多病者,隨后又抽殺黨項壯丁補數。
3月11,李井槐下令封刀,隨即抽出幾個俘虜,讓他們把一封信帶到興慶府。
信上,李井槐表示,若是偽夏軍還要繼續抵抗,靈州的慘劇就會在興慶府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