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兩家要去的目的地不同,徐家要繼續沿運河南下,經過常、蘇前往臨安。
而林家則主要走長江前往金陵。
因此雖然林如海很想繼續跟文季談談鹽務的問題,但兩家還是不得不分開了。
畢竟徐家的目的是探望病重的老人,這事耽誤不得。
“文賢弟,愚兄會派人去府上拜會文相公,祝文相公早日康泰!”
分別的時候,林如海站在船頭,對逐漸遠去的文季揮手。
“小弟在此謝謝林兄!”
文季在禮節上做的也算毫無紕漏。
……
“東家為何一去許久?”林家的船上,師爺賈時飛小聲問。
“那文季有個提議,很有趣。”林如海毫不隱瞞的把文季的提議詳細解說以便,然后說道:
“北朝厲害啊!那文季在江南的時候,我也聽說過他,被文相公逼著考進士之前,總是跟江湖人混在一起,簡直丟文相公的臉,沒想到,在北邊歷練這幾年,如今已經變得這么厲害了。”
“江北當然是厲害的,否則就不會是如今這個局面了。”賈時飛小聲嘀咕一句:“東家這是打算答應嗎?”
“為何不答應?時飛兄覺得這里面有什么……”
“不,在下不是這個意思。”賈時飛的聲音越來越小:“在下的意思是說,這里面涉及的利益可就太大了!”
“替官家分擔嗎,這不算什么,何況我也不是迂腐,該有的都能從中拿一份。”林如海無所謂的笑著:“就按舊制,大家都能拿到好處,應該就沒問題了。”
“那不一定啊,東家。”賈時飛小聲解釋:“以往,大家一年的分潤大約是八十萬貫,東家拿大頭,大家也都接受。”
“可若是江北摻一腳進來,這就不是增加三成,恐怕翻一番都不止,一百六十萬!再按照原來的比例分,恐怕就會有人覺得不夠了。”
不患寡患不均,人性如此。
以前的鹽政分肥,雖然豐厚但也不至于讓那些手眼通天的官紳家族眼紅,大家你拿一點我拿一點,相處融洽。
但利潤一下子翻一翻,這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有些家族恐怕會希望拿更大的部分,以便讓自己的家族變得更加強盛。
這些人恐怕會覺得以往的分配比例并不合理,自己在其中吃了很大的虧。
而這其中,拿最大份額的林如海,就是最不合理的那一個。
“江北的鹽不是給林大人您的。”賈時飛十分肯定的說道:“那是給巡鹽御史這個官職的,只要東家您不再擔任巡鹽御史,那么您就一點都分不到了。”
想分更多的人,大多是根深蒂固的豪紳官紳家族,或者大周的皇親國戚,互相之間別苗頭的可能性有,但說實話并不大。
那么他們應該分誰的份額呢?當然是林如海這個巡鹽御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