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易手之后,小小的樊城成了一座孤城,內無守兵,外無援軍,連糧草儲備都不夠。
第二天,華軍派人進入樊城,向守將勸降。
樊城守將范天順拒絕投降,但是華軍也并未對這座已經變得易于得手的小城發動最后攻擊,而是繼續維持對樊城的包圍。
范天順之父為福州制置使范文虎,算是童貫手下的頭號將領。
華軍第三軍團軍團長孫立認為范文虎不會輕易放棄他的兒子,而徐世松不會輕易放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的襄樊,因此保留樊城有利于吸引周軍主動前來決戰。
事實也是如此,華軍攻克襄陽十天后,周軍得知樊城仍未陷落。
徐世松懷疑這是華軍的陰謀,他希望能在華夏海軍徹底封鎖長江之前把新軍和禁軍主力撤退到長江以南,以便準備接下來的戰斗。
但是童貫、范文虎等禁軍將領都反對現在放棄樊城,范文虎甚至宣稱自己能夠憑借數萬禁軍打敗華軍,收復襄陽。
徐世松不知道范文虎這是哪里來的信心,不過童貫得到了隆道皇帝的支持——因為徐世松之前的戰略已經被證明在華軍面前完全無用,隆道皇帝開始懷疑徐世松的能力和忠誠。
于是,皇帝越過徐世松,直接向童貫和范文虎下令增援樊城,徐世松憤怒的宣稱范文虎此戰必敗,然則這沒什么卵用,范文虎還是出發了。
果然如徐世松所說,范文虎率領六萬禁軍水陸并進,向襄樊推進。
而樊城守將范天順則率領襄樊水師(襄樊的碼頭在樊城一面,因此漢水水師都在樊城)向東進攻,嘗試與范文虎會師。
然而,范文虎的部隊在襄陽以東二百里外就被華軍攔住,第三軍團集中所有炮兵猛轟范文虎的水師,之后華軍的一直小型內水艦隊從上游順流而下,直接沖擊周軍。
華軍內河艦隊以火槍代替大炮,輪番齊射,一艘艘舢板如同袖珍的風帆戰列艦一般兩舷不斷噴吐火舌,將一艘艘周軍小船打成漏勺。
范文虎派出縱火船,對華軍發動反擊——這些滿載各種易燃物的小船是他之所以敢于大方說辭的本錢,他認為自己能夠憑借這些縱火船摧毀華軍小小的漢水水師,然后憑借船隊數量上的優勢,把自己的兒子救出來。
想的不錯,實際沒什么卵用。
周軍縱火船是向上游進攻,速度慢的如烏龜爬一般,而兩岸華軍炮兵和大舢板上的火槍兵不斷對周軍水師射擊,很快就在敵人靠近自己之前點燃了那些縱火船上的引火物。
大火提前燃起,縱火船上的水手慘叫著跳入江水中,由于船只挨的太近,很快,整個周軍船隊幾乎全部陷入火海。
范文虎獲勝的希望就此破滅,隨后這位戰前大言不慚的周軍將領做了一個令戰斗雙方都感到錯愕的決定——他改乘一艘小船,長滿帆,順著水流一溜煙逃走了!
范文虎棄軍潛逃了!
失去了主將,周軍理所當然的發生了總崩潰,華軍立刻全面追擊,當天即全殲范文虎所部六萬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