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華楚艦隊開始強行突破麻六甲海峽,滿者伯夷和麻六甲的水軍湊齊1500艘大小船舶,在海峽內列陣對抗。
滿者伯夷只是個地方列強,而且還是南洋那種戰爭始終處在低烈度的地區,其軍事知識與中原以及北方狄夷來說,屬于非常落伍的。
但再蠢的人也知道,此時必須在麻六甲海峽擋住華楚軍艦隊,否則他們與三佛齊會師后,就會在本地擁有一個立足點,在當地獲得休整的港口和糧水補給。
何況,華夏陸軍的威名早已傳遍天下,滿者伯夷也知道,華楚軍一旦登陸,這一仗就不用打了。
可在海上,特別是麻六甲這種地形狹窄的海峽,滿軍認為他們還有點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華軍的艦隊是進攻方,沒法使用威力強大的側舷武器,而且也沒法排出戰列線發揮最大火力。
一旦進入海峽,華軍就只有前鋒艦隊的少數幾艘船的船頭火力能夠射擊,滿軍認為這不足以阻擋他們進入近身戰。
開始近身戰之后,華軍的大艦隊就顯得不夠靈敏,特別是地形也不適合大船機動。
因此滿軍有三分之一的艦船——五百艘之多!是專門為華軍準備的撒手锏——火攻船。
這些火攻船滿載爪瓦島的特產——輕質石油,以及硫磺等引火物,一旦靠上華軍艦隊,就能輕易焚毀一艘大船。
因為輕質石油引發的大火,是沒法用水撲滅的,滿軍以此認定,石油火除非把可燃物全部燒完,否則不會熄滅。
這些火攻船就是滿者伯夷在華軍無敵盛名之下還要抵抗到底的信心所在。
26日當天,上午9時許,華楚艦隊突入麻六甲海峽。
之前華軍的快速偵查艦已經看到了海峽內密密麻麻的滿軍小船,但是李飛虎等人仍舊選擇了直接突入,完全沒有回避戰斗的意思。
于是,決戰開始了。
滿軍首先出動大約三百艘帶著護板的小艇,掩護火攻船隊進攻,這些小艇的任務是吸引華軍有限的火力,創造機會讓更多火攻船靠近。
這個戰術看起來似乎可行,然而可悲的是,華軍指揮官,李飛虎、李飛龍等人,都是老海盜出身,他們在雙嶼港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用火攻船對付官軍、倭寇和其他海上競爭者。
今天早晨,偵查艦發現滿軍密集的小艇艦隊后,這些前海盜大柜們自然想到了敵人可以使用的戰術。
畢竟大量使用火攻船,毫無疑問是滿軍最后的應對手段。
因此,進入海峽后,華軍前鋒的5艘風帆巡航艦加速離開大部隊,利用航速優勢搶占海峽出口位置,列成一個單薄的橫隊,以側舷面對滿軍。
即使地形狹窄,但只有無艘船的情況下,列出橫陣還是可行的。
列陣完成后,華軍立刻發揮所有火力,壓制洶涌而來的滿軍小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