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跟內閣談過了,明年內閣就會派遣專業人士來,重新給我們安排產業,我估計,明年秦國的糧食種植面積會縮小,主要良田將用來種植棉花,需要糧食的時候,我們用棉花跟國內交換。”
屬國通常是不會安排采礦之外的任何工業的,以免造成跟國內產值的競爭,或者屬國國力太強太封閉,對帝國產生離心力。
比如秦國,立足未穩的時候,農業是第一生產力,穩定的最大要素,因此徐代炫之前非常重視小麥的種植。
但現在,糧食基本自給之后,秦國在河中的地位已經無可動搖,那么他就可以用棉花等經濟作物替代糧食種植。
一方面,種棉比種麥獲利更多,可以讓秦國的封建領主們更加滿意。另一方面,若是幾代人之后秦國開始游離母國,單一的棉花種植,糧食還需要大量依靠母國輸入,那么分離就不可能成功。
這就是產業鏈,秦國在這個鏈條上處在底層,這樣,即使現在帝國沒有能力直接控制秦國,但資本卻可以牢牢把他綁在帝國的戰車上。
“你做的很不錯啊,兒子。”
徐世楊蠻欣慰的,不過,這種時候,父子倆也只能談工作嗎?
唉,其實也是,不說這些,他們也很難找到共同話題。
“都是父親教導的好,還有我手下的左官們都很有本事,加上內閣的支持,我的工作其實蠻輕松的。”
“海外開拓沒有輕松這一說,都很危險,哪怕只是水土不服也有可能要你的命。”
“呵呵,怎么會,我在父親這里學到了很多東西,在外從來不喝生水,不吃生食,注意衛生。”
徐代炫笑道:
“再加上,如果從軍校算起,我從軍也是十多年了,身體素質并不差的。”
“嗯,對,你身體素質很好。”徐世楊敲敲兒子的胸膛:“是個好小伙。”
“那么,你接下來的想法是什么?繼續擴張嗎?方向在哪里?”
“當然還是帕爾斯方向。”徐代炫回答:“我已經用帕爾斯俘虜和那個希梅爾西斯組建了一支帕爾斯軍隊,兵力不多,但用來對付帕爾斯人似乎剛剛好,這段時間我一直用這支軍隊跟帕爾斯人拼消耗,這給了我很多時間整合新占領的地區。”
“等到明年開始,我就會率領秦軍發起新的攻勢,我估計直取泰西封恐怕不行,但把打的帕爾斯筋斷骨折還是沒問題的。這樣到后年,我就可以嘗試進入泰西封,把那里當做大秦新的王都了。”
“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
“當然有,我需要儲備更多糧草,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更多士兵。”徐代炫回答:“如果是漢兵那自然最好,實在不行的話,外蕃女真、蒙兀也湊合,如果能給我兩萬漢兵,我明年就有機會進泰西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