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到華夏帝國統一的時候,少森寺有良田萬頃,店鋪千家,寺內號稱有棍僧三千,還有帶發修行的外家弟子數萬!
這哪是寺廟啊,這就是軍閥!
也難怪當初金軍幾次南下都繞登封縣而過呢,這可不是信仰能說得過去的,這根本就是因為金軍不想啃這塊骨頭。
帝國控制登封一帶后,僧人們倒是多少收斂了一點——至少他們沒跟帝國派來的縣令對著干,但不對抗不代表他們沒有別的辦法。
少室山的后山有一些同屬于寺產的莊園,里面裝修的十分華麗,僧人們又在莊園里養了很多殊色少女,既有揚州瘦馬,也有登封本地的女郎,甚至還有些尼姑。
帝國的登封縣令上任之后,僧人們請他去后山吃酒,席間各種美女作陪,讓他很是瀟灑一回。
作為剛剛退伍的老兵,縣令沒能過這個美人關,很快深陷其中,他覺得登封既然全是僧產,那么自己這個縣令下山也沒什么好管的,于是干脆直接住在山上了。
“巡查組呢?沒來過嗎?”徐世楊壓抑著心中的怒火問道:“為什么從來沒人上報過這件事?”
帝國的巡查組自然不是只有徐世楊親自率領的這一支隊伍,實際上,吏部和戶部經常組織都城官員組成巡查組,對某個省的某些地區進行抽查,以防止出現官員違紀違法現象。
查出來的違紀違法官員很不少,但為什么漏了登封縣這么一個大窟窿?
“巡查組倒是來過一次,不過那個時候縣令下山也能對付過去——畢竟縣令本人沒有做什么違法之事。”
而且,少森寺的僧人很識趣,帝國不給僧道免稅,他們倒是也認了,完全按時繳納稅款,一分不少,所以巡查組也沒覺得這登封縣有什么不好。
徐世楊明白了,他的巡查組,總是把稅收能否全部收上來當成巡查的第一重點,然后就是人口上升比例是否達標,只要這兩項數據合格,而地方官員沒有太大的錯漏,他們就會給地方官員通過。
登封的人口很多,僧產又一直暗示交稅,那么巡查組給其通過其實一點都不難理解——何況縣令還有勛章在手,大家對他的信任程度很高。
徐世楊又問:“你們剛才跪在地上,說什么‘再寬限幾天’是什么意思?”
“我們也欠少森寺的錢。”
“缺錢為什么不去找銀行貸款?”
“不是我們缺錢,而是縣衙缺錢。”白航云回答:“上繳國家的稅,少森寺一文不少,給地方官府運作的稅,少森寺是一分不給,縣令大人自己在后山玩的舒心,也不愿管這事,下官是前周降臣,說話在僧人中不好用。”
所以登封縣很缺錢,但又不敢跟銀行借貸,因為這等于侵吞放貸的僧人的利益。
另外,其實這裝修還算不錯的縣衙,其實也是僧產,這事少森寺租給縣衙的房子,每個月都要繳納高額租金的!
“呵呵,真是有意思極了!”
徐世楊被氣樂了:
“上上下下都在做混事,居然一直每人上報!”
說到這,他突然響起那個攔路告狀的老婦人。
那個老婦人從未出過遠門,她甚至連現在的皇帝是誰都不知道,但她就是跑到川省,準確攔截徐世楊的車隊了。
在眼前這個登封縣戶部主計白航云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