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時代,佃戶如果還不上高昂的租子和高利貸,一般都是這些人負責上門討債,他們雖然自稱正道、豪俠,但對老百姓下手絕不客氣,一邊到處嚷嚷著“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一邊抓走別人妻女抵債。
當然,這都是大周時代的事,在華夏帝國統一后的這幾年里,他們雖然略有收斂,但依舊習慣仗著自身武力欺行霸市。
目前的調查結果表明,除了霸占某些名山大川,當做自己門派的地盤外(跟少森寺霸占少室山是一個道理),所謂正派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欺行霸市。
他們通常霸占著底層姬院(高等級姬院大多有豪紳背景)、私鹽買賣、武力收債的買賣,以及糞段等業務。
有些規模較大的門派,在大周時代甚至直接設卡收稅!
暴露出來的罪責,一樁樁一件件,大大小小多如牛毛。
對帝國來說,既然太子殿下已經下令嚴打,那么他們一點都不介意好好收拾一下這些江湖豪杰。
……
秦國王都,河中府。
“嚯嚯,全直的丘道長也被流放了?”
玉龍侯左鶴林坐在長桌旁,捧著報紙嘖嘖念叨:
“他不是號稱當初組織過義軍抵抗韃虜嗎?怎么這次也被流放了?公孫勝就沒給他說幾句好話?”
“全直的道士霸占民田數千傾,還放高利貸,被人告了。”
秦王坐在上首位置,捧著茶杯,淡淡說道:
“官府派人抓捕他的時候,他還抵抗。內閣就是考慮到他以前的功績,才只判了流放,否則判他凌遲都夠格。”
不知道是否是刻意學習他爹,現在秦王也特別喜歡開會。
只不過他開的是茶話會,秦國的主要重臣、軍事貴族圍坐在桌前,喝著茶,吃著小點心,氣氛輕松愉快的商議一些事情,定好了就各自按照規劃去做,直到下次開會確定新的目標時為止。
這算是秦國的特色——高度封建。
秦王本人就是帝國的封建領主,他手下這些人:徐世楨、左鶴林、折可適、王啟年,同樣也是。
只不過秦王只需要向帝國效忠,而其他四位王侯需要同時向秦王和帝國雙重效忠而已。
“看報紙上的說法,這次的事鬧得很大啊,到現在都沒有結束的跡象。”王啟年說道:“我在國內的伙計說,現在整個綠林人心惶惶,很多人在傳,殿下要把天下豪杰連根拔起。”
王啟年是在座的諸位中跟綠林聯系最深的一個——上馬賊本身就有綠林背景,以前的時候曾因劫掠士紳而被視為邪道,后來因為被帝國招安,也算進正道之一。
王啟年本身跟不少名門正派的掌門、長老關系不錯,因而遇到帝國嚴打江湖門派,他多少也有了點兔死狐悲的感覺。
“不是連根拔起,只是要正社會風氣。”徐世楨回答:“我得到的消息是,這次的案件,很可能還會擴大化——針對士紳,而不是江湖人那些小蝦米。”
“士紳?”王啟年驚訝的問:“這事怎么牽扯到士紳頭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