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類推,如果是大概一半的勝率,那么就需要以小博大,用稍小于籌碼池的加注,嚇走對手,那怕對方牌大,損失的也只是少于底池的籌碼,損失比小于1:1,而若是贏了,獲得比大于1:1。
因為每次發牌不同,總會有發到好牌的時候,所以,在理論上,如果牌局無限多,那么能在腦子里完美計算出勝率的人,將手中籌碼完美打出的人,根據概率學,最終將贏取所有人的籌碼。
“call”
眼睛小哥不動聲色的接下,跟注1000。
荷官開始分發最后一張牌,是與牌面關系不大的2。
兩人沒有再動,最終翻牌,白人老頭的暗牌是AK,眼睛小哥的暗牌是K10,白人老頭以對A對K獲勝。
韓敏柔挑了挑眉,納悶的說:“竟然連張A都沒有,為什么要跟注呢?”
李約小聲回答說:“因為懷疑對方借公牌強打啊?而且1000的加注,看似挺多,又有點軟,看上去很像咋呼。”
咋呼,即明明手中沒牌,但偏偏不斷加注,從而讓敵人認為跟注性價比降低,進行棄牌。
“那加注的人,就不怕遇到大牌嗎?”韓敏柔又問,她雖然喜歡玩牌,但明顯是只魚(愚)。
“加注不重,比他大的牌那怕是順子和同花,在這種牌面下也不敢再加注,只會跟注,而比他小的牌,也會以賭徒心理跟注,所以,這是一次價值加注。”
“賭技”相當于一個模板,為李約帶來了大量的賭博類經驗和知識,撲克作為其中最大的類別,已經成為李約最擅長的,而德州撲克,類似規則早已風靡全世界,李約自然知之甚深。
新一輪牌局開始,這次是八人局,因為李約和韓敏柔是新入牌桌的,所以發牌順序重置,由李約開始發牌,隨后是坐在李約身邊的韓敏柔,最后的位置,也就是大盲位,是那個白人老頭。
牌桌上的位置相當重要,越往后一般越有利,因為他是最后決定是否加注的人,可以根據前面多人的加注或棄牌,來決定自己是否加注。
李約是第一個位置,看了一眼牌,是雜色的J、8,很差的牌組,他直接放棄,隨后是韓敏柔,她選擇“跟注”。
如今是開牌前的暗牌輪,決定是否加注的原因只有自己手中暗牌的好壞,類似AA、KK就是最大的牌型,可以進行瘋狂的攻擊,但這同樣會因為加注籌碼過多,而向牌局上的其他對手暴露牌力。
賭博永遠都不是單純的數字游戲,而是具有極強心理博弈的,韓敏柔只是“跟注”,中規中矩,李約看不出什么。
之所以是“跟注”,是因為八個人開局買牌的籌碼是不同的,大盲位,也就是最后的位置,需要加倍向籌碼池注入籌碼,相當于盲加注,所以其他人的就只能跟注,或者在大盲位“加注”的基礎上予以加碼。
第三個人棄牌,第四個人棄牌,很快就到了倒數第三個位置,這是按鈕位,也就是俗稱的莊位。
莊位是比大盲更好的位置,因為在荷官翻出公牌后,莊位將是最后一個叫籌的位置。
這次的莊位,是個矮小的東瀛人,他選擇雙倍加注。
倒數第二位,小盲位看了看牌,很不甘心的棄掉,大盲位白人老頭,不動聲色的跟注,隨后輪到韓敏柔,她這會兒就很難受了,因為她剛剛已經跟了盲位的籌碼,如今被莊位打回來,需要追加一倍的加注,否則就是棄牌,無論怎么做,都顯得剛剛的跟注行為很傻。
這就是賭卓上位置的好處。
最終,韓敏柔跟注,荷官開始翻牌,一共三張。
白人老頭過牌,韓敏柔過牌,莊位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