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進四合院,標準的深宅大院。只是陳家的老宅,比起真正豪門的大宅,還是差很多的。
來到老宅,陳放先是拉線測量了一下房子的面積,26米寬,56米深。這算起來,占地面積1456平米。先前還說這棟房子的占地面積接近2畝,現在算下來,占地面積超過了2畝。
這是外墻的占地面積。房子前后沒有墻壁,左右兩邊有高墻。
對于4進的四合院來說,陳家老宅的占地面積并不算大。
電表安裝在宅門右手的墻壁上,陳放搭著梯子看了一下電表,電表亮著。再檢查了一下閘門……
宅門進去是一面氣派的影壁,兩邊是倒座房。右手屏門后面是獨立房,是傭人管事住的房間。左手屏門,進去是一長排房間,男仆和廚工房間的中間是前院大門……
倒座房最左邊,又有屏門阻隔,里面是女眷房。
走進前院,進入垂花門。
垂花門兩邊有連接宅內大小院落的抄手游廊……
這里的抄手游廊不像電視上王公大府里那么氣派,就是簡約樸素的屋檐走廊。
陳家老宅的四合院,和傳統四合院又有些不一樣。其中最大不同便是廂房的設計。
廂房,通常將大門設置在面朝院子的方向。抄手游廊從廂房門口經過……
但陳家老宅的廂房,每個廂房都是獨立的單元。
廂房大門開在院墻邊上,從屏門進入。每個廂房都有獨立院子……
無論廂房還是正房,打開門,整個房子就是一整體。關上門,便是獨棟。
因為設計的原因,中院廂房小,廂房獨立院落也小。但中院的面積大……
正院的東西廂房面積大,廂房獨立院落也大。但正院的面積,就挺小的。
房子每年都有請人過來翻新瓦片,順便收拾房子里和周圍的雜草。
這座房子已經很久沒有住人,地上石板都長滿了青苔。
房子是固定每年三月份翻新。今年翻新過,院子里的青石地板縫隙之間,還是長出了雜草。
老宅保存的很好。
前幾年,張晨的爺爺奶奶還住在這邊,就住大門右手邊的獨立房,幫他們看家。
這幾年張晨爺爺年紀大了,讓他們住在這邊,大家都不放心。
老房子也已經幾年沒有住人。這棟老房子,肯定有小偷光顧過的。就比如正院主屋的花格窗子,還有老床,便不知道什么時候丟失了。
那些玩意其實不值錢。
陳家落魄好多年了,家里值錢的東西,能賣的,基本都賣光了。十室九空,用來形容陳家老宅也是可以。
電線沿著抄手游廊,從中院到正院。
傳統四合院,廂房的大門和窗戶都開在抄手游廊。但陳家老宅的廂房,靠抄手游廊的墻壁,墻壁上就開了幾個高窗。
到正院的東廂房,將電線遷入面朝院墻里面。
正院的東廂房經過改造,進去院子依次是臥、廳、臥,廚房。廚房面朝屏門,形成一個倒臥‘L’的形狀。
將主要的電線搭建好,陳放去廚房看了看。
廚房的大鐵鍋,都已經銹爛了。
廚房旁邊的院墻有扇隨意門,隨意門出去幾米遠就是小溪,小溪旁邊……紅砂巖石板路。
當年爺爺還在的時候,他住在倒座房。
倒座房本事給傭人居住的房間,但倒座房視野開闊,從臥室里就能看到外面的魚塘。
正院的這座東廂房,陳放有記憶以來,他和爸爸媽媽就住在這里。
牽好電線時間還早,陳放接著收拾了一下房子,將里面柜子、床和別的家具全部清理出來,堆在廚房的灶頭后面。這些都能當做柴火給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