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已經燒好了。”陳放道:“我下午有事情出去,等收工的時候,您來將冰箱里的蘑菇分給大伙兒,今天撿的蘑菇多,吃不完。”
“嗯,多謝小陳總。”
“您喊我小陳就好了。小陳總,一點都不親切。”
“行,小陳。”李師傅哈哈笑著,給陳放遞了根香煙,打開冰箱看了一下。里面的蘑菇都分好了,每袋有半斤左右,也是挺多的了。
今天撿了估計有十七八斤蘑菇,回來的時候分了些給張晨,還有幾位嬸嬸。
洗衣機里的衣服已經甩干了,陳放將衣服拿出來,晾曬起來。
工人們陸陸續續起來了,過來倒開水,便也準備繼續開工了。
陳放忙完家里的事情,到魚塘里看了看早上的工作。
已經開始砌水泥墻。墻圍起來,就是池子。
水泥墻高度只有1.2米。
陳放主要看做工,養魚的水泥池墻邊,要求比較嚴,也得更精細,最主要是不能留下縫隙。陳放的要求,砌出來的水泥墻,墻面即便不抹水泥灰,也要保證不漏水。
今天有10人,五人打下手,五人砌墻,一上午砌了六十多米,全都達到了陳放的要求,做的非常漂亮。而這個進度,也已經是很快的了。
“怎樣,還滿意吧?”李師傅過來,說。
“做的非常漂亮。”
“你要求的細致,就要多費工。”李師傅說。
“知道。”陳放點點頭:“多費一些工,這些池子建起了,那要用很多年,一次性弄好一些,免得今后出問題。”
“陳放,你建這么一個魚塘,想好養什么魚了沒有。”二叔問。
“養爬鮡。”
“爬鮡是什么魚?”
“石爬子。”陳放說。
小叔說:“石爬子能養?”
“有人養殖成功了。就是養殖條件,很苛刻。”陳放說。
二叔點點頭:“也是,要是一般的條件就能養殖,石爬子也不會那么貴了。”
“現在的石爬子多少錢1斤了?”小叔問。
“昨天在屏頂山度假村有看到石爬子菜單,小份的998,大份的1498。至于他們多少錢收的魚,就不知道了,忘記問。但肯定不便宜……”
“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云溪河里的石爬子多得很,背著電瓶,一上午能電幾十斤。現在,那種魚都快滅絕了。”
不僅石爬子,有那么一段時間,云溪河里的其它魚,也近乎滅絕。
那是陳放還在讀書的年月,電魚的特別多,也沒有人管。毫不夸張的說,在他們鄉下,十戶人家有三四戶家里有電魚工具。估計也就七八年前,屏雅縣決定開發云山風景區,這才重點抓電魚和云山生態保護。
現在的云溪鎮,電魚如果被抓處罰非常嚴重。輕的關十來天,罰一筆錢。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聊了會兒魚的事情,陳放繼續和王師傅說起了魚池的工作。
魚池的水,要從小竹溝引過來。在小竹溝地段高一些的位置建一條攔水壩,將水引過來。
魚池建設進度很快,一切順利,十天左右就能建好。攔水壩和引水渠的工作,也得同步推進了。保證魚池建好,就能將山澗溪水引到魚池里面……
再就是專門找人過來做后勤,燒水煮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