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風景區,這是近年來屏雅縣最重要的規劃。
只要有一定經濟基礎,趕上了這趟順風車,幾年后,十幾年后,想不發財都難。
賺錢,從零到一百萬很難很難,對普通人來說,這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積蓄。但有了一百萬,想要賺到兩百萬,便不那么難了。
像上海,深圳等等大城市,絕大多數人的工資收入并不高,但他們有房產。
上海本地家庭,基本都有幾百萬元的資產,那都是趕上了城市發展的紅利。
城市發展紅利也就對城里人了,在農村,絕大多數農村,都沒有趕上城市的發展紅利。
云山風景區的建設,這或許是個機會,但想要搭上這趟順風車,讓資產暴增,卻是有一定的門檻。這個門檻還挺高……
如何趕上這趟順風車,這就是陳爸和趙郝帥在謀劃的事情。
他們之前還想過承包紅巖水庫。
承包下來如果只是養魚,那是沒什么搞頭的。
紅巖水庫那邊的風景也不錯,可以開發旅游,但對一個水庫進行規劃、開發,需要投入的資金,對他們來說更是天文數字。
而且做水庫旅游,和他們的老本行相差太遠。再說了,仙女湖周圍有可以作為旅游開發的土地太多。
陳爸和趙叔想要承包土地種植茶樹,這事情,陳放是支持的,但也就口頭支持。
陳放不會管理茶山,也不知道如何將大量茶葉銷售出去。
有空間的存在,陳放現在只想養魚,養一批爬鮡出來,積蓄本錢。
手上得有錢才行,沒有錢,不管有啥好的項目,也只能是想想。
如何快速的搞一筆錢,陳放并沒有好的想法,除非是將空間里的魚全部賣了。
空間雖然不大,可里面的魚的密度,超級高。別的不說,里面的爬鮡魚,就值錢了。
下午四點過,天泉山莊經理來到了茶鋪子。
“陳總?”
“嗨,高經理。”陳爸聽到聲音,迎了出去。
“大魚在哪兒呢?帶我過去看看。”
“在鄉下養著,現在就去。”
“真有1.83米長度?”高經理問。
“真有,釣上來就量過了,1.83米,一厘米都不差。”
“這么大的鯰魚,近些年來少見了啊。”天泉山莊里面養著一些稀罕貨,150斤的大鱘魚,百斤的大青魚,還有超過五十斤的鰱鳙……以及一條最大的大口鯰,長度1.5米,重量65斤。
養著的大口鯰要肥一些,而且是母鯰魚,肚皮大。
而水庫里的大口鯰,仙女湖水庫是清水水庫,特別是冬季的時候,某些地方的水,能見度能有十幾米。仙女湖水庫的魚,密度較低,那條1.83米的大口鯰體型修長,挺瘦的。
“一起去看不?”陳放看向趙吉陽,問道。
“嗯。”趙吉陽點點頭。
“你的腳,就不要到處跑了。”趙郝帥瞪了她一眼。
“沒事的。”
陳爸笑了笑:“醫生都說了,小問題。過去耍吧。”
趙吉陽示威似的看著她爸,一手搭在陳放肩膀上。
趙郝帥無奈的笑了笑……
來到大竹村,先去水塘子里看了看那條魚。大口鯰依舊自閉著,不過換了一個角落。
1.83米長,在一米左右深度清澈的小水塘子里,看著很是震撼。
“真大,多少錢?”高經理問。
“5萬。”陳爸說。這個生意要談的,高經理他們只是第一家。
陳爸這邊能聯系到不少買家,最不濟,可以發到網上出售。
“低于5萬我們會聯系別的買家。”
“太貴了。”高經理搖搖頭:“我們山莊里有幾條大鯰魚,不是很缺。”
“您的報價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