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鍋巴……鍋巴搭配牛肉蘑菇醬,超級好吃。昨晚停電了,陳放做了柴鍋飯,超級好吃。好的……”
陳放已經熱好菜,擺好桌子了。
趙吉陽這才回來,面帶羞澀:“阿姨打來的?”
“嗯。”
陳放笑了笑。
趙吉陽做出一副要咬人的表情,再拿了個鍋巴。
陳放也拿了一個,他也好久沒有吃鍋巴了,這味道,真是不錯。
正吃著早飯,張晨和他爸爸騎著車子過來。
“哥。”張晨喊道。
“唉。三叔……”
三叔笑著點點頭。
“三叔。”趙吉陽也喊道。
“唉。”三叔一張老臉,笑出了菊花:“我來看看后面的棗子能不能打了。”
陳放端著飯碗出去。
昨晚大雨,后面的棗田有積水。
昨晚掛了大風,但這是山谷,受大風的影響,不大。可地上也掉落好多棗子……
“棗子明后天再打。我待會兒叫人過來撿地上掉落的棗子,順便將這邊的雜草清理一下。”三叔說。
“嗯。”
打棗子,最好是在晴天。晴天的棗子可以保存更久,也能用來做干棗。
“哥,下魚去不?”
“又去抓稻花魚?”陳放點點頭:“我們去紅巖山那邊裝竹排,抓一些好魚。”陳放對稻花魚沒什么興趣,而且抓稻花魚的都是小水溝,人還特別多,除非能占到最好的位置,否則抓不了多少。再說稻花魚,真沒有網上說的那么神奇。別的地方陳放不清楚,可在云壟山,五月份開始插秧,稻花魚,要六月份才能養……然后九月份就打谷子。現在才八月份,在稻田里養兩個月的魚,有什么好的?
云壟山的稻花魚,味道,真就是很一般。魚肉雖然嫩,吃著有些甜,但香味,差野生魚老遠了。
就云壟山所謂的稻花魚,如果不說那是稻花魚,沒什么人能吃的出來。
“大河里抓?今天的水肯定很大,大河里,恐怖裝不下竹排。”
“先去看看。順便將箏網帶過去,搬幾箏看看。”
“行吧,我先去張瑤家,你等下過來接我。”
竹排攔魚,當地叫下魚,工具叫魚排。
搬網,也有人叫抬網,搬箏。一張大網,有個支撐,將網放到水里,隔一段時間將網搬起來看看……
搬箏,箏網規格有小有大。最大的箏網,陳放見過8X8米,要幾個人才能操作起來。
老宅這邊有魚排,魚排是很早以前留下來的,早就爛掉,不能用了。箏網可以用,5X5米,用來搬大塘里的魚。
回到家,趙吉陽已經吃飽:“你還吃不?”
“不吃了。我們待會兒出去搬箏,去不去?”
“搬箏?”
“搬魚。用箏網捕魚……”
“是那種大河里用的搬網?”趙吉陽問。
“嗯。”
趙吉陽點點頭。
收拾了廚房,陳放到后罩房將箏網和配套的不銹鋼管拿了出來,裝車。再去砍了根長竹……
傳統的箏網用的是竹子。
陳放這個箏網,十字支架用的是不銹鋼管。掉箏網的桿子,才是竹子。這樣一來減輕了箏網的整體重量。
先去接了張晨兩口子,然后去一趟鎮上。
陳放先去茶鋪子,回家拿了幾包通殺餌料,魚護。再去超市買幾雙涼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