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在外面瞅著,時不時嚶嚶叫喚。棗子甜,它可喜歡吃了。看到大家打棗子,把它急的,想沖上去咬人的模樣……
這小家伙,陳放狠狠捏了捏它的臉。小家伙是眼睛大嘴巴小……
這是一句土話方言,形容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飯量,或者不知道自己的能耐。經常弄擺一堆東西,吃不完,或者做不完。
樹上棗子沒打干凈的,就留下的那么一些,小白就吃不完。
……
下午。
陳放請人過來幫忙收拾房子。
老宅有四個廂房。除了陳放住的一個,剩下三個,陳放準備全部收拾出來。
一個廂房留給釣魚佬休息之用。另一個,也裝修出來,作為客房。剩下一個,就收拾出來,安裝好門窗等等,不擺放家具了。
請了張晨的二伯和三伯過來幫忙,再加上張晨爸爸,張晨也經常過來幫忙,安裝門窗,吊頂,粉刷墻壁等等。
張晨從陳放這邊拿了一個大網箱過來,放大塘里,在網箱養了幾十條細鱗。養了五天,全軍覆沒。
正院,西廂房。
陳放和張晨刮仿瓷,聊到:“養大塘里的細鱗魚全死了。應該是水溫和水質的原因,大塘里的水質不好,水溫晝夜變化大。而養在竹林活魚小塘里的,全部活著。”
“你那個小塘就幾十平米,沒搞頭。考慮擴建一下,擴建到1畝面積,問題應該不大。”陳放說:“我這邊也要擴建了,到時候請挖掘機過來一起弄。”
“嗯。”
“細鱗魚可以養啊?”二伯和三伯在外面,用砂紙磨砂屋檐墻壁,聽他們聊著細鱗魚,問道。
“我們還在摸索。就現在的情況,細鱗魚可以養,但對水質、水溫有要求。”陳放說。
“你這邊的細鱗魚,魚苗還多么?”三伯說。
“您也想細鱗魚?”陳放拿出煙,給二伯、三伯他們遞了一根。
“想試試,就是魚苗。”
“我這邊可以提供一些魚苗,大概有六七畝的魚苗。但細鱗魚的場地……”
“場地好弄。張晨家對面山谷里面的秧田,等打完了谷子,我們找挖掘機過去,將秧田挖成魚塘。現在種谷子賺不到錢了,不如開成魚塘。”三伯說著。
二伯又道:“即便養不成細鱗魚,我們也準備開成魚塘,養草魚、花鰱之類的。”
“行,等你們的魚塘建起來,我給你們送些魚苗。現在,養云山細鱗的就我們幾家,將來如果養大了,賣多少錢1斤,我們可要統一價錢哈。可如果沒養起來,你們也不能怪我。”
“這是自然……”
“曉得的。”二伯和三伯笑著道。
能養起來最好。養不起來,也無所謂。
先試試……
陳放也不會送他們太多魚苗,只是嘗試著養來看看。就算是陳放,大塘里的細鱗魚,也會搭配其它魚一起養。
這段時間陳放又從空間里移了一些爬鮡苗出來。
外面的爬鮡苗,已經養二十多天了。養在外面的爬鮡,沒有明顯減少。
這是個值得期待的現象。
可爬鮡苗的存活率高,那么以后,養殖場地就是個大問題。
陳放有兩個打算。
一,在小竹溝建很多條攔水壩,攔水壩建起來,便形成一個個活水魚塘。這是最經濟實惠的辦法。10——20萬的預算。
二,整理小竹溝,在小竹溝邊緣建一個個活水魚塘。長度1公里的小竹溝,好好規劃一下,能開辟二三十畝魚塘。但要規劃好,得花很多錢。而一旦規劃完成,陳放立馬就是養魚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