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下的緩坡地,梯面可以加大……
“總的來說,梯田的梯面越寬越好。太窄了,不利于枝條伸展和肥培管理。”陳放說:“你那邊的坡度較小,資金許可的前提下,能做寬,盡量做寬。茶園的優劣,茶園設計開發之初,也決定未來茶葉品級的高度。”
李師傅聽得不是太懂,他雖然有幾十年的茶園管理經驗,可以前,他在低海拔丘陵地區管理茶園……
“我覺得,只要在同一個地方,產出的茶葉,都是差不多的。”李師傅道。
陳爸擺擺手:“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季節的茶葉,也有好茶和次茶的分別。如果是散戶種植,有所差別不打緊。散戶種植的茶葉,基本都賣鮮茶,同一個季節的鮮茶,價錢都差不多。但如果是大規模種植,有好壞之分很影響價格。梯田梯面做寬,肥料管理簡單,更容易養樹。”
“叔,您之前的茶山,最好的茶葉能賣多少錢1斤?”周柏問。
他很好奇,市面上的茶葉,有些很便宜。有些,卻很貴……
周柏也聽說過陳放家的茶葉,最貴能賣幾千元1斤。他就覺得吹牛皮,批發價幾千塊1斤,太夸張了。
“今年最貴的頭采茶,每斤2100元。”陳爸道。
“怎么貴?”
“頭采茶的產量少。一斤茶葉,人工費就要一千元左右。”陳爸做出個無奈的表情。
“一千,人工費?”周柏點了點頭。
“成品茶的人工費,一千元左右1斤。主要是采摘費,頭茶全部是手工采摘,標準頭茶是一芽不要帶葉。如果錯過標準頭茶,最次也是一芽一葉……采摘標準頭茶,熟練的采摘工,一天下來也就采摘兩三斤。大多數人,一天能采摘一斤多,就算不錯的了。”陳放道。
李師傅也點點頭:“頭茶產量少。一個人,一天采摘一斤多鮮茶,就算不錯了。四五斤鮮茶制成1斤成品茶,算算這個采摘成本……比較普通的頭茶,那也要一千多元1斤才能買得到。而那些打著頭茶名頭的,卻只要幾百塊1斤的茶葉,要么不是頭茶,要么就是帶葉子的頭茶。”
頭采茶,數量產量極低。能達到頭采茶的標準,茶芽要求飽滿……
陳爸之前那片一百六十畝成熟的茶園,頭采茶的產量,也就幾十斤(成品)。頭采茶,需要熟練的采摘工,這些人采摘1斤茶葉的工錢,就要兩百多元。
春茶大概有幾個種類:頭采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
頭采,茶園開園后第一批茶葉,價格高,性價比,低。
頭春茶,第一波春天采摘的茶葉,一般輪采三四次,第一輪就是頭采。頭春茶代表的是高品質……
明前茶,清明節前采制成的茶葉,本身質量不錯,產量也比較少。但價格,相對來說還算合適。對喜歡好茶的人來說,明前茶,是可以消費的。但通常,1斤好的明前茶,也是幾百塊錢。
清明到谷雨之間采制的茶葉稱為雨前茶,品質也很不錯,性價比最高。
如果不是資深茶蟲,雨前茶,是最好的選擇。
茶葉,還分手工茶,機械制作的茶葉。
好的手工茶,泡出來的茶葉更漂亮。但也不是說機械采摘、制作的茶葉就不好。可最頂級的茶葉,應該都是手工茶……
茶葉好壞,主要就看茶葉本身的品質,最最重要的是產業。好的地方才能產出好茶,這是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