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山澗魚塘,或者在水質很好的小河里安裝網箱養魚。養的都是商品魚……
將魚塘喂出來的大魚弄到山里養大半年,讓體色改變更接近野生魚。這樣出來的魚味道更好,同時也能賣出更高的價錢。
不過,這樣養出來的魚,對銷售有要求。小規模養殖肯定沒有問題很好賣,想要大量的這樣養殖,必須得提前安排好銷路。
但在云山,沒有人養山澗清水魚。因為有紅巖水庫的存在,紅巖水庫里面的水質清澈,里面的魚,也是頂尖貨了。即便在清水里養一養,也不一定有紅巖水庫的原生魚更好。
養成品雅魚,卻可以嘗試,紅巖水庫可沒有雅魚。反正只要不大量死魚,不會虧本就是了。
吃過飯,陳放他們出去封閉魚塘,給魚塘注水。
新的水泥魚池如果不做特殊處理,要反復浸泡差不多一個月才能養魚。
這些事情他們三個男人出去做就行了。
“山澗冷水養瘦魚,也是一條出路哈。”周邊拿著木板槽過來,說。
木板槽,放置魚池出水口的擋板。
陳放將木板裝到魚池的卡槽里,說:“賺大錢難。賺一些小錢錢,肯定沒問題。對了,你以前在魚缸里養魚,用作魚缸周圍裝飾的苔蘚,是怎么弄的?”
“買苔蘚孢子自己培育。”
“苔蘚孢子?”
“苔蘚孢子就是苔蘚上長出的‘小豆芽’。用孢子粉很容易就培養出了苔蘚……你要苔蘚做什么。”
“我這個漁場太新了。你說,如果魚池水泥墻壁上長出了苔蘚,今后客戶過來看魚……魚池上長滿了苔蘚是不是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那漁場的逼格,是不是就出來了。”
“確實……不錯。”周柏點點頭。
“孢子粉多少錢?”陳放問。
“我當初買的孢子粉十幾塊一袋。現在不知道是什么價錢……你們這邊到處是苔蘚,沒必要買孢子粉自己培育。就去山里挖一些整塊的苔蘚養在魚池區,甚至不用養,過幾年,你這邊的水泥墻上也應該長滿了苔蘚。”周柏說道。
大竹村的氣候潮濕。
山里面很多厚厚的苔蘚……
小竹溝,石板路,陳家老宅周圍也到處是苔蘚。就連墻瓦上面也是苔蘚……
苔蘚孢子就在孢子囊中產生,當孢子成熟并且環境適合的時候孢子囊就會開裂,其中的孢子會散落在四周,孢子落地后又會長出新的苔蘚來。
只要氣候合適,環境合適,苔蘚很容易生長。
讓其自然生長太慢了,陳放想要加快苔蘚生長,讓苔蘚遍布小竹溝漁場。
除了好看,有逼格,更主要的是有了苔蘚,小竹溝漁場才會有‘歷史感’。讓人認為這是老塘口……
至于如何培育苔蘚,陳放太有辦法了。
這段時間山里沒有野貨了,張晨的幾個嬸嬸在家閑著,每天就是喂喂魚……
“給你嬸嬸打個電話,跟她們說我這邊收苔蘚。一背篼400塊錢。”陳放看向張晨,道:“要20背篼。”
張晨隨后打了電話,將事情和他的幾個嬸嬸談妥。
紅巖山上的苔蘚很多,成片成片大面積生長。盡量采集大塊苔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