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過,吉陽爸爸他們剛走,張晨的三嬸她們背著苔蘚過來。
大背篼,里面裝滿了苔蘚。
一個背篼里面六七十斤,為了能多裝苔蘚,還將苔蘚壓實了的。
三嬸她們一行五人在山里收集了一天,總共收集了4背篼,1600塊錢。每人320元……
三嬸她們收集的苔蘚,最小都有巴掌那么大,全是特別肥厚的那種。陳放這邊不需要這么好的苔蘚,也不需要特別大塊。
第二天,三嬸她們繼續收集苔蘚,送來了7背篼。
陳放需要20背篼,3天時間全部搞定。
吉陽小舅幫著陳放尋找品相不那么好的大雅魚,也送了過來,全部4斤以上,沒有超過5斤。
這些是海拔較低區域養出來的雅魚,顏色偏白,只比普通魚塘養出來白鰱的顏色稍微深一些,魚身上還有和花鰱、白鰱類似的比較淡的黑點。而且魚的身子偏寬,看著不勻稱……
陳放看了下這些魚。
魚從水產車上下來,沒什么活力了。有一股高錳酸鉀溶液的味道……
雅魚和鯉魚差不多,在水質好的地方,養越大,身上的顏色越深,越光滑。自然而然的有一種體態勻稱的美感……
“大規格成魚很少了,能買到這批成魚也不容易。”吉陽小舅將魚放了出來,挑出幾條身上有小紅點的魚。這些紅點在魚鱗下,應該是感染過什么病:“這些是大塘口的魚,偶爾那么幾條魚身上有紅點是正常現象。”
魚身上的紅點,今后養好了,這些紅點會消失。
四斤以上的雅魚,總共兩千多斤,每斤69塊錢。這個價錢算是很便宜的了。
雅魚越大,價格越高。
要是在冷水池養出這么大的雅魚,每斤至少150元以上。但最起碼要6年以上。
這批四斤多的大雅魚,養在水溫比較高的地區,養了兩年多三年不到的時間。
一萬多斤魚,有兩千多尾,放入山澗生態池,每個生態池四百尾。還剩下幾十尾,陳放養在了一號魚池的出水口……
一萬五百三十斤萬元。
陳放將大雅魚全部養山澗生態池里,轉了賬:“剩下中小規格雅魚,我這邊月底才要。”
“到時候給我打電話。”吉陽小舅遞給陳放一根煙,說:“這批雅魚的品相不怎么好,雖然是四斤多的大魚,塘主那邊卻賣不上價。放到你這邊養,養好了每斤一百三往上問題不大。這些魚比較肥,之后養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一些問題……”
特別肥的魚養成瘦魚,不能給它絕食,而應該投喂些飼料系數比較大的飼料,還要比正常投喂量少一些,慢慢養。盡量維持體重不下降,也不增長……
市場上大多數雅魚也就五六十元1斤。如果養不出特色,即便養到四五斤,也很難賣出價錢。
擬生態養殖,和大養殖場出來的魚,不管顏色還是體型,差別是特別明顯。
雅魚是底層雜食性魚,嘴巴和鯉魚的嘴巴很像,但比鯉魚的魚唇更厚。和爬鮡的嘴巴也比較像……喜歡吃蛋白質含量高的東西。食性和爬鮡相似,也吃腐植。大一些的雅魚還能吃嫩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