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很簡單的,就是多巡邏。同時檢測水溶氧……檢測水溶氧有專門的設備。”張晨說起了養魚需要注意的事情。
其實吧,這也不是有科技含量的工作。養特種魚,最主要的就是場地。
有了場地基礎,養特種魚,和養鯉魚草魚這些的沒啥區別。不用太緊張……
瀑布漁場的建設規格比小竹溝的高。
整個漁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雨棚內,安裝的紫光燈一筆小竹溝這邊多。
幾天后,二叔和小叔安排完手頭上的工作,過來報道。
張晨現在是兩個漁場的負責人,將兩個漁場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
現在的天氣已經回暖了。
冬天的時候,每天喂兩次魚,現在又恢復到了一天喂三次魚。
每次喂的飼料保證一小時內吃完即可。早上九點過喂一次,午飯后一次,下午五點過再喂一次……
然后就是檢測水質。
如果發現水溶氧下降,就要放水,用水流沖洗魚池。
魚池內的魚糞多了,在降解過程中,也會消耗水溶氧。
陳放現在的魚池養的魚比較多,現在的魚池,十幾天就要沖洗一次。只針對爬鮡池……
雅魚池,雅魚對水溶氧的需求不那么高。
小竹溝的流水池,水流量大,雅魚在里面的長勢非常好。冬天,天氣冷,雅魚吃食不好,瘦了一圈。這天氣暖和了,魚口明顯好轉,正在養肥。
三月底了。
陳放再次對爬鮡進行篩選,將長勢比較弱的爬鮡篩選出來,40萬尾,分批送到瀑布漁場。之后再送了1萬尾云山細鱗到瀑布漁場……
爬鮡的生命力還算不錯。送到新漁場,沒怎么過激反應。
但1萬尾云山細鱗,送過去,十幾天的時間陸陸續續死了一半。就剩下五千條左右……
到春暖花開,云山細鱗長勢更快了。
但云山細鱗的適應能力,也更差。直接是出水死……
從小竹溝送到瀑布漁場,就這么一點點路程,換池的存活率,就只有百分之五十。
大的云山細鱗二十厘米多,有二兩左右重。還沒有完全長成,魚的身體薄,魚鰾也不肥厚……肉質鮮美。可是和空間里的細鱗魚比起來,就差太遠了。但味道,比起雅魚鮮美太多。
趙吉陽她們考完了會計證。
李雪也已經進入云山茶業公司……
周柏那邊的事情忙完,一天天的比陳放還要閑,每天都要往瀑布那邊跑。
今天,終于沒有細鱗魚翻肚皮了,周柏長長出了口氣。
陳放之前說這個魚是出水死,移塘可能會死很多。周柏還不信,現在不得不信。但云山細鱗魚的味道,也確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