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谷漁場投放了7.8萬尾魚苗。現在是五月份了,或者的細鱗魚應該超過5萬尾。
不過高密度養殖一些問題也體現了出來,特別是現階段……細鱗魚開始長魚鰾的階段,這段時間細鱗魚格外脆弱,也特別容易缺氧。
前幾天一場雷雨,陳放這邊的漁場全部由自動增氧系統,水里面氧氣密度過低,直接自動增氧了。張晨那邊沒有自動增氧,看到紅巖漁場這邊在增氧,也趕緊給他的漁場打開了氧氣。
但陳放小舅那邊,翻了大車,看到細鱗魚開始浮頭了才增氧,一夜間死掉了兩三萬尾。
五月份的細鱗魚,重量在半斤左右了,但細鱗魚的魚鰾沒有長成,而且死的忽然……沒法賣掉。
按照合同上簽的1300元1斤,損失約1700萬元。這把小舅氣的好幾天吃不下飯……
小舅這邊有增氧罐,但罐子里沒有氧氣。接到陳爸需要給魚池增氧的時候,小舅在外面打牌,連忙趕回來從清水漁場那邊抬了幾個氧氣罐回去……但就晚了幾個小時。
這事情也是幸好陳放他們安裝了自動增氧系統,水里面氧氣過低自動打開。不然的話,陳放他們也會損失慘重。
四月份就出現低氣壓了,也是少見。
而且魚養的多了,魚對氣壓的變化更加敏感。
到現在,陳放他們不管氣壓不氣壓,水的氧含量……就一天二十小時都打開增氧。平時閥門小一些,遇見天氣變化,氧氣閥門全開。
“哥。”紅巖溝,張晨正在等充氧車子過來,看到了陳放,喊道。
陳放點點頭,進去他的漁場看了看。
紅巖漁場這邊放養密度也是每平米11尾,不過初期階段養網箱里面,現在每平米就剩五六尾。慘的一比……
再過兩天就六月份了。
距離細鱗魚上市還有一個月。
剩下的時間,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像周邊,現在住到了清水漁場。
陳放老丈人也住到了那邊……
張晨更是神經緊張的,他已經一個多月沒有離開過紅巖溝。
“今年研究院那邊的80萬尾魚苗,我看養殖群里面的消息,成活率不足一半了。”張晨笑著說。
張晨加了一個細鱗魚養殖群,像陳放當初加的爬鮡養殖群一樣。
群里都是細鱗魚的養殖戶。
“會賣出多少尾?”陳放問。
“大概會賣出25萬尾。”張晨說:“群里的養殖戶都準備留種。但他們的細鱗魚要明年才開始繁殖……”
“研究院那邊的種魚不到兩千尾了。”陳放笑道:“今年這批賣掉,再養一批。再往后,細鱗魚可能就不值錢了。”
張晨嘿嘿笑著:“能再養一批,就很好了。哥,今年的細鱗魚什么時候開始收?”
“六月底。”陳放道:“之前外面養了80萬尾,本來計劃輪到我們這里應該是八月份或者九月份……但外面的細鱗魚成活率不高,最遲七月份中就到我們這邊賣。”
“還有一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