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漁場的水質稍微肥一點,這里的細鱗魚長得快。
陳放在這邊坐了一會兒,魚下大了,沒有停歇的意思,在這里吃過飯,便留下來住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周柏這邊開始撈魚。那些翻肚皮死掉的魚……
也不知道幾點鐘死掉的,一些魚鰓看著發白了,還有一些看著很新鮮,可以吃。
新鮮的魚內部消化,不新鮮的掩埋起來。
山澗漁場,今年養了9萬尾苗子,現在應該還有6萬尾左右。主要是五月初死掉了一批……
時間一轉而過。
陳放去了一趟細鱗魚繁殖基地,也就是研究院下屬機構。
繁殖基地在大山里,環境選的特別好,用的是山泉水。陳放之前贈送了一批細鱗魚給研究院,去年繁殖出第一批魚苗大概一百萬尾,賣出了80萬尾……
今年,種魚又開始產卵了。但種魚只剩下一千多尾,產卵數量不是很多,大概就五六十萬粒。成功孵化出來的,四十多萬尾。
同時有一年生的細鱗魚十幾萬尾,這些細鱗魚也是種魚,明年的這個時間就能繁殖。到時候,細鱗魚的魚苗就真不值錢了。魚苗不值錢,數量也多,意味著只要有合適的場地就能養殖。
因為細鱗魚的藥用價值,細鱗魚肯定會被大力推廣。
“現在有資本進入了細鱗魚市場。等明年的魚苗繁殖出來,細鱗魚就成白菜價了。”楊教授帶著陳放參觀繁育基地,笑著道。
“白菜價,怎么可能……細鱗魚養殖門檻很高的,不管再怎么白菜,細鱗魚每斤的價格,我估計不會低于200元1斤。細鱗魚對水質要求苛刻,能養細鱗魚的地方,并不多。”
楊教授哈哈笑著:“我說的白菜價是和現在的細鱗魚價格對比。今年細鱗魚上市,市場價兩千七百元起。你們這些黑心的養殖戶,又賺大錢了吧。”
“話不能這么說,我們這些養殖戶賣出價格也才千元左右。市場價,那完全是需求決定的價格。”
“我跟你開個玩笑。對了,你那邊爬鮡怎么樣了?”楊教授問。
“爬鮡的平均重量在半斤左右。爬鮡長得太慢了,養爬鮡不劃算……”陳放的爬鮡養了有4年,現在才半斤左右一尾。
大爬鮡肉質細嫩,鮮美。但價格,每斤賣出價是500元。市場價也就八百到一千。
周邊那邊之前有幾十萬尾爬鮡,已經全部賣掉了。
現在的爬鮡集中在老爸他們的漁場,山澗漁場小塘,小竹溝漁場,大概還有三十多萬尾。
細鱗魚的價格太高,導致每人看中爬鮡。
以后細鱗魚的價格要是跌落下來,細鱗魚和爬鮡的混養,應該是一種新模式。兩者相加,也能有不錯的利潤。
在繁殖基地耍了半天,陳放去了吉陽小舅那邊一趟。
繁殖基地距離小舅他們的漁場很近,開車過去幾分鐘路程。
他們漁場的細鱗魚在開始賣了,每斤800元,主要本地銷售。他們這邊養了20萬苗子,活了有13萬尾左右。留下3萬尾做魚苗,剩下10萬尾出售……
他們也考慮過往后時間細鱗魚價格下跌,但不管怎么下跌,養細鱗魚的利潤,肯定還是有的。至少比雅魚的利潤高。
對水質、水溶氧要求越高的魚,越難養,風險大,價格也越高,但養出來……利潤肯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