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鎮長他們連連點頭。
集體果園他們之前也討論過,不過吧,每個生產隊都有那么幾戶難搞的人家。自己過不好,也不讓別人過好的那種人……具體的實施環節,就很麻煩。
發展鄉村,陳放能想到最好的辦法也就是發展集體經濟。將大家手頭小塊的土地整合在一起,不管干點啥,都是方便的,而且有了一定規模,還能節省生產成本。
以務農作為主要收入的農村人,已經很少很少。一部分人在外面打工,一部分人在周圍找個班上……
像黃村長他自己說的,黃土坡那邊在家務農的勞動力,也就兩百多人。這些人除了務農,沒別的工作。
要是建成集體果園,讓務農的人繼續務農,給予一定工資。在外面打工的繼續打工,不用管理田間地頭的事情。
不過人心都自私,對于財富,都貪婪。
反正要做成這些事情,挺不容易。再一個建新農村,也會涉及到很多的問題。
“如果發展水果產業,我這邊可以派人過來做技術指導。至于別的,我也是真幫不上忙。”陳放道。
“嗯。”羅鎮長點點頭,繼續和陳放討論了一下新農村建設的話題。
新農村也不用非得弄到一塊居住。
只要能整合到土地,新農村建設就能推進。有些人是才修了幾年的樓房,修的還很漂亮,讓人家拆了房子搬去新農村,可能么。
再說了,新農村的房子可不是免費。政府雖然會給一些補貼,但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要是能整合土地,住偏遠地方的人,一些可以搬遷到外面重新蓋房子。同時接著新農村規劃,進一步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
羅鎮長之前就考慮建設集體果園,技術方面好解決,但是規模大了,市場這塊,就不好弄了。
陳放連線了羅志,跟他簡單說了一下。羅志也說發展水果產業規模挺重要的,有一定規模就能打造品牌……
不過云山這邊發展水果產業有天然優勢。云山現在也是有名的旅游景區了,只要貼上云山的地理標簽,再加上品質不差的話,賣出好價錢容易。
就云山這邊的地形,種植水稻,養一些稻花魚,然后再種植菜籽……一畝田,一年下來賺個五千塊錢,絕對是頂天了。種植蔬菜,以及弄大棚,倒是可以多賺一些,遇到好的年頭一畝能超過一萬元的收入。但通常情況下,很難做到。
而種植水果也差不多,前面幾年幾乎沒有收益。幾年后才有收益……要是管理好的了,一畝果園一萬多收益,很難超過兩萬。但如果沒管理好,一畝果園的收益還不如種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