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趙勤在給孩子們上課以后,唐婉兒就有事沒事的去“聽課”。
當然她是借著“送”妞妞上課的機會去蹭課的。
因為趙勤在給孩子們上課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些,關于這個世界的一些常識,有地理、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正好唐婉兒也想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于是就有了這樣的舉動。
唐婉兒帶著妞妞乖巧的坐在了教室里的最后面,她對此到是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而是周圍其他小朋友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
他們都好奇這位“大同學”怎么也來聽趙勤老師的課呢?
后來經過妞妞的解釋,他們才知道這位“大同學”原來是趙老師的“妻子”,他們都很喜歡這位唐姐姐,只要下課有時間都會聚攏在一起,對唐婉兒問東問西。
趙勤見到唐婉兒又來自己的課堂上,心里莫名的開心起來。
這說明自己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現在讓唐婉兒主動接近自己了,這怎能不讓他歡心鼓舞。
不過他還是先給孩子們講課,沒有去招呼唐婉兒。
這個“教室”,說是教室,倒不如說是一間平瓦房,最前方擺放一張桌子,就是講臺。
在下面則是整齊的放置著幾排課桌——破破爛爛的桌椅板凳,而孩子們一個個坐在那里正興奮的聽著陸豐說著故事!
是的,故事!
他們將趙勤給他們說的那些知識,當做故事來聽了。這也是趙勤寓教于樂的成果,將枯燥乏味的地理歷史通過一個個傳奇故事講述出來,簡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這也是唐婉兒樂意前來此處的原因,這可比她自己看書可有趣的多了。
她在山上一天到晚都無所事事,除了看書,也就只有聽一聽“趙老師”的故事來打發打發時間了。
趙勤看著面前的孩子們,神情嚴肅且認真的問道:“孩子們,我們上次說到,我們處于的地方叫做燕國,那么你們知道現在這個世界有幾個國家嗎?”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答案,絕大多數都是好奇的看著趙勤,等待著他的答案。
“不知道?沒關系,我會給你們介紹我們所處的環境是怎樣的,這樣等你們長大以后,才能更好的選擇自己的路。”
趙勤對于孩子們的表現并不奇怪,因為這是他們很難接觸到的常識;畢竟他們從小就生活在這小小的地方,哪里有機會接觸這些事情;而且從前他們就連生活都困難,更不要說學習讀書了。
因此他很有耐心的給孩子們講解起來。
“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所在的燕國,另外還有一個衛國,一個陳國,他們一起將天下三分。”
說道這里,趙勤頓了頓,看著孩子們又繼續說道:“這樣的局面,就導致了戰亂不斷,人民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突然,趙勤聲音一變,他慷慨激昂的大聲斥責起來:“可是,那群當權者卻每日鶯歌燕舞,紙醉金迷,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完全不顧我們老百姓的死活,恨不得將百姓壓榨干凈。而最可恨的是那些為富者,卻甘當他們的走狗,不斷的盤剝百姓。”
“所以,我們要反抗,我們要斗爭,我們要自救。男子漢大丈夫,當要立鴻鵠之志,我們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的一生終究要留下你的足跡,才不枉此生來到這個世上!”
孩子們雖然都懵懵懂懂,可是也被趙勤的一番激昂言論激發出了斗志。
唐婉兒也是聽的出神,被趙勤此刻的風采所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