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人介紹,某人是一名“全能”的籃球運動員。
“全能”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萬金油,從得分到防守到組織到搶籃板到保護籃下,沒有不行的事情。在球場上可以當進攻核心,也能做防守尖兵。
這種人往往都是超級巨星。
而第二種“全能”加了引號,意思就是各項能力都有,但都不拔尖,在球場上的位置很尷尬,不一不二不三不四不五。
這種人可以成為擺爛隊的核心,成為強隊的救火隊員,但是他們不會是球星。
然而,必須要警惕的是。這種人很可能花短短的一個夏天時間,把自己身上這些中游水準技術中的某一項刻苦練到頂級,然后他們同樣會成為球星——因為他們其他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合格水準。
奔流隊的首發大前鋒方哲元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是二輪秀,2010年進入聯盟,新秀合同在熊齒隊完成,三年僅僅拿到了8.9分3.4籃板3.3助攻的數據。對他的能力評估報告上寫著:平均水準以上的外線投射能力,籃下終結很一般,進攻技巧豐富全面。但速度緩慢,缺乏拼搏精神,籃下堵防很不錯,卻是個糟糕的錯位防守者。有傳球意識,但有時過分在意傳球忽視個人進攻。
2013年,他與凌火隊簽下了一紙三年合同,場均拿下14.6分4.5助攻。成為了第二陣容核心。幫助當時擁有盛程輝和雷柏的凌火打入北區半決賽,對他的評估報告變成了:全面的攻擊手,內線和外線都有方法得分,聰明的組織者,可以持球組織進攻。防守達到中游水平。籃板球較弱,缺乏關鍵時刻的攻堅能力,雖然擅長得分,但無法擔任核心進攻點。
這個時候,方哲元成為了那種“窮人版全能”的運動員。誰都知道他什么活都能干,但誰都知道......他肯定扛不起一支球隊。
2015年,凌火在北區決賽中面對野狼,兩隊戰至第六場,方哲元關鍵時刻在中距離單打陳晨峰。他有絕殺比賽,將系列賽拖入搶七的機會,但他最后一投時懷疑自己的能力,產生了片刻的猶豫,被陳晨峰正面截住,董風從后面撲上來一巴掌蓋掉了籃球!
這一記恥辱的蓋帽,似乎讓方哲元覺醒了。2016賽季他沒有與凌火隊續約,而是以5年共4800萬的價格加盟了奔流。
奔流隊此前將組織后衛任俞藝作為球隊領袖,一個突擊兇狠,防守強硬,但外線穩定性不夠的球員。他們還擁有當時很著名的射手,現在已成為HLB籃球評論員的呂八卿。球隊戰績一直排行在南區第十二、十三名左右,
這一筆簽約并不被人看好。奔流隊球迷本來指望球隊在2015年休賽期拿下一個超級巨星。就算得不到,當時在自由球員市場徘徊的王宇虔也可以考慮。
結果球隊拿下了方哲元。
這對于球迷來說是什么感覺?就好比步行者盼了一個賽季的阿爾福德,結果球隊摘來了雷吉米勒。
當方哲元2016賽季首戰面對鞭撻隊,在奔流隊V市主場時代創意中心接到籃球時,主場球迷甚至響起了噓聲。
但隨后方哲元親手證明了:他真的成為了雷吉米勒。
那場比賽方哲元砍下了30分6籃板12助攻,帶領球隊以99:85戰勝了鞭撻。這還是MGL三年以來,第一次有內線球員在至少得到30分時助攻上雙。
為了率領奔流隊在漫長的八年內首次打入季后賽,方哲元開始了拼搏。在2016賽季的前十場比賽里,他場均砍下28.7分10.0助攻。而且接下來一整個賽季都成為了球隊的得分王和組織核心。2016年5月,當奔流隊在主場面對熊齒隊。方哲元低位強攻費陽打成2+1,站上罰球線時,主場球迷為他響起了“MVP”的喊聲。
六年的等待終于有了結果。方哲元成為了奔流隊的絕對核心,并且在2016賽季率隊打入了第二輪,隨后敗在了權臣隊手下。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我不知道自己在休賽期每天要投多少次籃,但我記得應該達到了一千次。當我停下來時,我已經不太明白我在做什么。在我腦海里產生影響的只有那個機械的數字,但它比一切其他東西都要清晰。”
等到2020賽季,對于方哲元的評價已經變成了:他是優秀的低位攻擊手,擅長用噸位和腳步結合去得分;同時還是一位不錯的射手;雖然運動天賦一般但籃下卡位積極;精準傳球手;擅長在內線組織進攻;外線防守腳步慢但協防意識好,籃下頂防是聯盟頂級水準。在第四節末段他似乎不擅長殺死比賽,但這不影響他在常規時間具備聯盟一流的得分能力。
這就是方哲元從一個二輪秀到真正全能型球星的成長之路。他的隊友,進攻技巧型鋒線賀倪曾經對媒體說過:“方哲元是整個聯盟最擅長傳球的內線之一。而且在全聯盟所有的組織者中,他的個人攻擊力至少排在前五水平。”
在2021賽季,方哲元與奔流隊新合同的第一年,他繼續保持了巨星水準。場均拿下26.9分10.6個助攻。是一位令人害怕的內線組織核心。
而在2月9日,在新年的前夕。被譽為全聯盟傳球能力最強的后衛,野狼隊的新援——組織后衛蓋赫凡,率領野狼向奔流隊發起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