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另外修房子也是有道理的。
“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我明天就去村里問問,哪里還有宅基地。”
雖然是如今的田地是屬于國家的,私人不能買賣田地,但是宅基地的使用權,還是能夠買的。
不過宅基地的面積很小,買下之后,不能種糧食,只能修房子。
若是魏建成的戶口還在村里,他們甚至都不用買,直接申請找村里批就行了,不過如今戶口沒在村里便要買了。
“老二,你和你媳婦雖然說,在首都辦過酒席了,但是咱們這的人都不知到,依我看咱們家也要辦一次。”
這個年代的農村人,更加認可老祖宗傳下來的婚禮儀式,認可拜堂成親,而不是一張上所謂的結婚證。
所以魏母認為張欣媛,既然嫁給她兒子了,就要明正言順娶回來,以免日后村里的那些婦人說閑話。
“媽,這是五十塊錢,你拿著,酒席就辦五六桌就行了,反正我們的親戚也不多。村里的人意思一下就算了。”
五六桌酒席在這個年代也不算少了,畢竟這個時代的條件就擺在這里,酒席擺的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那行,日子就定在后天吧,我聽說你媳婦大哥他們大后天要走。
這樣,咱們家干脆后天,就找人把酒席給辦了,正好他們也在。”
柳秋月說著便風風火火的,跑出去找廚子去了,大嫂柳秋月跟著去找賣肉的,讓他后天多留點肉。
張欣媛從京城寄來的包裹也到了,騎著自行車的郵遞員找上門來問了,讓他們趕緊去把包裹給取走。
也是這時,魏建成的爹娘才知道,原來張欣媛帶來的嫁妝,根本就不是前兩天提回來的那幾個箱子。
“天啊,這是自行車,這是縫紉機,還有這個是不是收音機啊?”
魏建成的大嫂看著客廳里的那一堆東西,震驚的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這可是四大件啊,平常村里人家有那么一件,就已經很了不得了,可是人家張欣媛,三轉一響卻是齊了的。
村里跟著一起跑來看熱鬧的人不少,魏建成便把收音機打開,放在院子里,讓來的村民都能聽廣播。
“老魏家的,你家這二媳婦是什么來歷啊,省城里的?嫁妝可真是多啊,三轉一響都齊了。”
“不是,她是首都來的姑娘,我兒子和她大哥是戰友,這才認識的。”
“原來是首都來的姑娘,居然這么有錢,看看人家那自行車多亮啊?”
“建成她媳婦啊?你是首都來的啊,那你見過咱們最高領導人嗎?他長啥樣,是不是大報上的那樣?”
“嗯,國慶時,遠遠看瞧過,和大報上的是一模一樣。”
“建成他媳婦,你家爸媽是做什么的?怎么這么有錢啊?”
“也不是有錢人,我爸是老軍人了,我兩個哥哥也是軍人都有工資!
我爸又比較疼我,我那些嫁妝也都是他們攢了好幾年的工資買的。”
“哦!”
一家好幾個人都掙工資呢,那肯定能存不少錢,畢竟就一個魏建成,每年都要給他爹媽寄不少的工資回來。
張欣媛能有這份嫁妝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