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對,好聯,好亭……”
看到眼前的對聯后,夜風實在手癢,控制不住長劍出鞘在上面的空白處寫道。
“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只應幽夢解重來,夢中不識從何去。”
將宋代劉將孫的一首《踏莎行·閑游》題在上面,在末尾處有一個名字夜風,與涼亭的對聯交相輝映。
就在這時,一股琴音從湖面上隱隱傳來,與這細雨朦朧的西湖相映成趣,更添一份江南水鄉的情趣。
琴音委婉卻又剛毅,券券而來,又似高尚流水,汩汩韻味……清澈明凈的琴音潺潺流動。如同來自深谷幽山。靜靜地淌著,好似一個絕世佳人在深山幽谷中卓然而立,猶如深谷幽蘭。
夜風靜靜的細聽,他發現這彈琴之人的手法極為不俗,就算相比劉正風也不算弱,而且琴音中似乎有這一股莫名的陰郁之氣。
讓琴音不能盡顯未盡之意。
隨著琴音的漸漸走低,夜風回過神來,放眼望去,但見一艘在朦朧細雨的西湖上穿梭著,向著夜風行駛了過來。
不一會兒,停在離岸邊不遠處,一道聲音淡淡響起道。
“這位公子,雨中漫步雖然頗有意境,但卻對身體不好,若是公子不介意的話,不妨船上避一避雨如何?”
夜風微微一笑,雖然他覺得沒有必要,但人家好意邀請,卻也不好拒絕道:“那就多謝老丈了。”
說著,夜風上前兩步,跳上了小船,掀開布簾,走了進去,只見棚內坐著一個年約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雖骨瘦如柴,但雙目炯炯有神,一雙粗糙的手放在茶幾的古琴上。
夜風神色一怔,雖然他從未見過這個人,但從此人的外貌特征還有茶幾上的古琴他就知道,若是他沒有猜錯的話,此人應該是江南四友中的黃鐘公。
“小友還真是有閑心逸致,竟然在雨中漫步,也不怕身子骨頭。。。。”黃鐘公看著夜風,和藹的一笑道,說著,雙眼一陣緊縮,他竟然發現夜風的身上并未淋濕,衣衫整潔,沒有一絲淋雨的跡象,若不是他轉頭望了一眼還在下雨的窗外,他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
轉而贊嘆了一聲道:“還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老朽萬萬沒想到公子年紀輕輕竟然在內功真氣上有如此的造詣。”
說完,還用極為震驚的目光看了他一眼,要知道,江湖上能達到風雪不侵,雨水不浸地步,可是不多,不,應該說是極為稀少,不僅要求內功修為達到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境界,還要對真氣控制自如,光是這一步就不知有多少江湖高手可望而不可及,就算是他如今已步入絕頂初期境界也不可能做到夜風這樣舉重若輕,形態自若。
他知道自己看走眼了,本來還以為是一個身體柔弱的讀書人,卻不想竟然請來的是一個武功高深莫測的江湖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