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欣蘭以為自己撿了個懶,正暗自高興的時候發現工具出問題了:竹耙彎曲的齒已經給拔直了。
竹制品自然是沒有什么穩定性,泡水之后就變了形。
看來,等她有錢了還得改良工具。
忙活一天回到家里就像老太爺。
“四妹妹,來吃飯了。”
“四妹妹,我夜晚炒的田螺,你償償是不是那個味道。”
“四妹妹,要不,明天我也跟你一起下田吧?”
……
“都吃飯。”食不言寢不語的事在這會兒不好使了莫氏問道:“你們都做了幾條手帕了?”
“母親,我做了十條”
“母親,我做了六條”
許欣蘭驚訝的發現,她們的戰斗力怪強悍的,總共加起來都有四十條了。
兩文錢一條,能有八十文錢了,買米的話也能換成十斤米了。
“我就說嘛,天無絕人之路。”許欣蘭很高興:“吃過飯交給我,我托付人去賣了換成米。”
不過,許欣蘭還是讓許佳儀給記了帳。
沒有筆墨紙硯,簡單,撿了一根未燒完的樹枝寫有了房間門后的墻壁上。
“記個帳,等我們家條件好轉后論功行賞。”許欣蘭笑道:“到時候做得多的有獎噢。”
“這孩子,我們都在共渡患難,獎什么獎。”莫氏難得的被她這話逗笑了。
拿了四十條手帕,包好,許欣蘭就去了后院,一抬頭,就看見了樹干上坐著的張洪福。
“小蘭姑娘,真巧。”原本只想悄悄的偷聽,他發現自己上了癮,這習慣可真是不好。
沒想到會被人逮個正著,只好硬著頭皮打招呼。
“是啊,真巧。”許欣蘭歡喜不已:“洪福哥,我想托你跑一趟鎮上,這是我娘她們做的四十條手帕。”
“行,明天中午我就去。”
早上不行,早上要幫她打理田里的草。
“對了,洪福哥,打鐵貴嗎?一把鋤頭多少錢?”
“兩百文,你家不是有鋤頭嗎?”
“不是,我想做一個像竹耙一樣的鐵耙,這樣扒起草來不費勁兒。”還可以拔柴火。
說起來,家里的柴火也沒多少了,還是破屋的原主堆放的,回頭還要砍柴燒吧。
真是事兒多。
“那至少也得一百多文錢。”張洪福想了想:“不過,如果有鐵倒是另外算了,可以只給二三十文的工錢。”
鐵?
許欣蘭想著門后的兩把鋤頭,家里就只有她一人下地,留著也沒用。
不如就拿去化成鐵水重新打造。
雖然工錢二十三文有點小貴,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做事事半功倍。
許欣蘭決定干了。
張洪福見她拿了鋤頭過來表示一定完成交待的任務。
第二天吃過早飯下田的時候,毫不例外的田里的草又少一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