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熬粥的人都是衙門里的人。”
“真是衙門里的?你沒有看錯?”
“真是,那些流民之前還不敢靠近,等聽說是真的賣粥,也是一文一碗時,他們才壯著膽子去了。”奴仆回稟:“不過,聽他們說,張記的粥沒有韓記的香。”
“這些賤民!”劉掌柜低聲罵道:“有得吃就不錯了,有肉還嫌毛!活該餓死他們。”
下人聽到這話眉眼一跳,將頭低得死死的。
我沒有聽見,我不知道,我是瞎子是聾子!
“去,多打聽打聽,看還有誰家施了粥場?”
真是要了他的老命啊!
之前報給官差的數據自己也是太損了些,其實,他手中有多少糧官府應該也是有數。
所以,他是在將洪大人當傻子糊弄!
而最后……想想就背脊發涼。
張掌柜開了頭,蘭掌柜那邊沒轍了。
“算了,我們也開設粥場吧,只是,我們人手少,只設一個灶。”
劉掌柜聽到蘭家也動了的時候不敢再等了。
“來人,傳我的話,趕緊準備灶臺鍋碗瓢盆,趕緊的設粥場。”再晚就來了不及了,他劉某人永遠不可能是最落后的一位。
洪知府聽說五大糧行都設了粥場的時候大大的松了口氣。
“大人,如今城中流民眾多,四處游蕩也不是一個事兒。”李大人想起了城外數百百的荒山,多年來一直說開墾都是因為人手不夠才沒有進行,這一次大可以提上日程。
“讓流民去開荒?
“是的,大人,讓他們去開荒,開出一畝給多少錢,這樣一方便防止的流民人多勢眾聚眾鬧事兒;一方面也給了他們機會通過勞力和雙手去養活家人。”
這倒是一個好事。
于是,街上四處張貼了招工告示。
“大牛啊,快看看都寫了啥?”一張告示飄落在了肖老爹的腳下,撿下來問兒子。
“爹,我也看不明白啊,當年我說上學堂您不讓。”
“那去問問啊,你這個憨牛。”肖老爹氣得不行:“總得看看上面寫了些啥。”
大牛拿了告示去找了說書的人。
“這是給你們一條活路。”說書人道:“大人真是良善。去吧,帶上你爹去開荒,開一畝給一百文錢,可以夠你家吃好些時候了。”
一百文錢,要在平時肯定是不抵事的,但是,這會兒粥一碗一文錢,就是一百文呢,摻點水,一家至少可以吃上五十天。
這只是開一畝的價格,若是勤勞一點多開墾幾畝呢?
那自然就有多的錢了。
馬上就是種小麥的時節了,洪大人站在城墻上看著滿山遍野勞作的人突然很感慨,這樣的場景讓他有一種悸動。
什么時候,他也可以有了振臂一呼萬人回應的本事了。
這若是讓人去開墾估計沒多少人愿意。
但這會兒,是趨之若婺了。
個個爭先恐后,全家出動,還給劃下了地盤,官差說每戶頂多劃五畝,這些人才心有不甘的接受了。
“大人,朝廷有旨意來了,請您速速回府。”有官差急沖沖的跑來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