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人不發言就罷了,還提出了質疑。
李大人提議讓商戶學了韓記的事也切實可行,如今劉記等幾家糧鋪也行動了起來。
雖然說他們的做法有些……讓人詬病。
比如有說劉家的粥看得出人影,王家的粥有酸味,甚至有傳聞說王家的粥里的菜都是王掌柜家人吃剩不要的倒進去一起熬的之類。
毫不夸張的說,劉家王家之流的粥場可能會用不了多久就無人再去。
除非韓記和張記的粥場無以為繼才會讓流民被逼接受。
終究做總比不做的強。
現在李大人的每一項建議洪大人都放在了心上。
他提出蓄積廢水灌溉肯定也行。
“李大人,以你所見,怎么樣才能讓這些流民樂意去挑廢水到城外呢?”還是賞錢嗎?
“可以,一文錢一挑水。”李大人道:“大人下令各家各戶的廢水都倒進流民的木桶里,不得浪費而且要全盡配合,如此以來勢必就會更方便一些。”
府城的大街小巷再次貼滿了告示。
“這個洪大人啊真是青天大老爺,真是好人啊,又在給我們指活路了。”大牛的老爹聽到這個消息老淚縱橫。
之前兒子開荒還攢了兩百文錢每天哪怕是排上幾個時辰的隊也要去韓記買一碗粥回來摻水供一家子吃。
如今又能看到買粥的錢了,這要是以往,他們這些流民還會繼續往前行,背井離鄉死在奔波的路上。
如今看是不用了。
韓掌柜得到府城的消息很驚訝。
他特意去了河灣的小院,讓江媽媽請了許欣蘭去喝茶。
“小蘭姑娘,你看這是韓記上個月的帳本。”
“韓大叔,您直接給小蘭講就好,不想看這些個東東。”
她這是技術入股,犯不上小心眼去翻帳本,所有的合作基礎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
“上個月,酒樓居然會盈利三十兩銀子。”這是凈利潤,人工成本都除掉后的收益。
要知道,在賣粥之前酒樓的生意急劇下滑,最后一個月盈利也不足三十兩銀子了。
不成想,就想點粥,還會有這樣的收益,這是他怎么也不會想的。
韓掌柜甚至想,世人都說他會做生意,恐怕真正會做生意的是這位姑娘了。
再想著那夜河灣遇險之事,許家有人暗中保護。
或者說是監視也行,終究經歷過這事兒讓他更加確定,許家并非泛泛之輩。
所以,這個姑娘不能小覷。
“那是好事。”許欣蘭笑了。
這可真正是典型的薄利多銷。
“府城的情況不容樂觀,據酒樓管事所述,流民越來越多,洪大人讓商戶跟著我們韓記賣粥,如今看來只有張記是認真在做,其他的都是敷衍了事。”
“那韓記酒樓還有更多的機會。”每個月三十兩銀子多不,不多?
但是,你得看是什么時候,個個都窮得哭的時候你還能有銀子掙,這樣還不滿足。
“洪大人是個好官讓人開荒蓄水準備秋播。”韓大人說了府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