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陳老爺……”
唉,不說了。
韓掌柜又說了可以開荒自救號召大家伙兒能種一點是一點。
“我看我還是去一趟陳家山。”楊知縣的意思是整個平原縣城一半多的田地都在陳老爺手中。
如果陳老爺能大發慈悲答應減免今冬種下的小麥的租,想必會更大程度的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更利于秋種。
“如此,韓某就不打擾大人了。”韓掌柜要告辭。
他得去找大兒子希繁。
“父親,有這個必要嗎?”對父親府城設粥場的事他都覺得可惜,那些糧正是賺錢的好時機。
“希繁啊,你要相信這一點,錢財不是能一兩年就能賺得完的,也不是只進不出。”韓掌柜語重心長的教育他:“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很公平的,這一方面失去的另一方面就會補回來。你可能都想不到,我在府城的韓記上個月還盈利了三十兩銀子。”
這可就神奇了!
韓希繁在府城的幾個產業加起來都沒有盈利三十兩銀子。
除了必須的生活品外,人們壓根兒就不買東西。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會兒再沒有比捏到錢財在手中更讓人安心的了。
所以,能不買的都不買。
他們的店人跡罕至,店小兒經常坐著打瞌睡。
“父親,真的能賺?”
“希繁啊,你不要抱著賺的心態去做。”韓掌柜覺得自己兒子聰明是聰明,但是在看待錢財問題上真的沒有自己這么豁達。
捏得太緊,就如手中握著一把沙,越緊越容易漏出來。
“咱們就當坐坐好事,為自己為子孫后代積善修行。”韓掌柜道:“韓家不缺這點銀子。”
“是,父親,兒子明白了。”韓希繁聽了老半天總算明白了父親的來意:就是讓他在楊知縣貼出告示的第一時間去響應,去支持。
“明白就好,為父就回去了。”
在回羅城的路上,韓掌柜心里嘆息不已。
另看老大會做生意,但是真正的就只是一個生意人。
在做人這一方面,沒法子和許家四姑娘比。
更不要說老二那個書呆子了。
有時候都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
可是又想要他通過努力改變門楣,將商戶的帽子摘去。
商戶,是最三九的地位。
韓記子孫后代,應該要融入高貴之中。
許家的姑娘,娶得值。
許欣蘭重重的打了一個噴嚏。
“這是誰又在罵我了。”許欣蘭捏了捏鼻子嗡聲嗡氣的說。
“小蘭姐姐,準是我大哥在想你。”張來福遠遠的跑來邊說邊笑,手中端著一個大碗。
“是嗎,你大哥怕是將我忘到后腦勺去了。”許小蘭沒有不好意思,未婚男女朋友相互想念是應該的。
只是自己倒是……真的沒有想過張洪福。
“我娘做的煎餅,我覺得好吃就給你送些來。”張來福道:“真的挺好吃的,不信你試試。”
“謝謝,我試試。”有人惦記著給自己送吃食這簡直就是人品大爆發。
許欣蘭高興得很。